炎热的阳光照在木门后的波光粼粼的水面,不时会有几条狭小而较长的江汉课船,划过尽头拱桥下的低矮洞门,嫌那天太热,云娟雨桐打了油纸伞,柳董两位看完了剧本,杨川苦思着讲解。
“原来这出戏名叫《女驸马》,你真是个全才。哎呀,你不用比划了,动作我自己能揣摩。”柳如是瞪眼惊叹,杨川拿出的这本《女驸马》,情节可谓上乘,但论词句,与《西厢记》、《牡丹亭》有较大差距,胜在通俗易懂。
《女驸马》的故事说来简单,讲的是襄阳道台之女冯素贞冒死救夫,经历种种曲折,离家出走、冒名顶替、进京赶考、迎娶公主等事,一个女子能做到如此地步,自能调动看客的好奇心。
“如是扮演冯素贞正合适,小宛演未婚夫李兆廷,其他角色,可以到椿树胡同请几位梨园前辈来演……”杨川道。
“你那么喜欢黄梅戏,干嘛不演李兆廷?”柳如是道。
“我唱腔不行,又没练过,写戏的未必会唱戏,让观众跑了可不好……”杨川坐在木凳上,她们开始合唱第一段,他拿了一把扇子悠闲地扇风,长了不少的头发被扇得摇摆,听两人的声音,似乎春风飘过河面:
“春花带露满园香,乳燕双双绕画梁。
好景偏逢人烦恼,几回思母又望郎。”
接着柳如是独唱:“春风送暖到襄阳,西窗独坐倍凄凉……”
黄梅戏的唱法不像昆腔拖得长长的,简洁清晰,清新明快,她们两人打小练出的唱功,要改过来也不难,杨川心里已经比较满意了,柳如是的风情,不亚于唱这戏的严凤英、韩再芬。
看了一会儿,他返身进了店铺,柳如是停下来,河面船上或对面楼上,有几人观望,她浑然不觉地说道:“吴门的叶小纨,写了本《鸳鸯梦》,你知道吗?”
“是吴江那个沈宜修的女儿?人家是大家闺秀,这戏曲在《红楼梦》之前的,她公公沈璟正是苏州戏曲大家。”董小宛理理略显凌乱的发丝。
“就是,黄皆令也是名门闺秀,我在嘉兴和她结识,她祖上是个翰林,可惜到她就落魄了。她的未婚夫杨世功一事无成,来苏州混着,本是为了躲避亲人嘲讽。这其中有段缘由,前几年她名声传开,复社的张浦有意纳她做小妾,可是她不从,宁愿跟指腹为婚的杨世功受苦。”
董小宛敬服:“这才是有情有义,我也听说过她,不仅诗好,画也好,全靠自己养家糊口,这样的女人,是真了不起。”
柳如是妙目浏览剧本,摇摇头不说什么了。
小宛丫头云岫进来找她,汗津津的,董小宛忙返回去了,到店铺一墙角,云岫悄声道:“家里的老爷又被人来追债,比上几次都强硬些……”
“我知道了……这回在杨公子这里唱几出戏,应该能得到些钱,叫他不要闹了。”董小宛轻叹几声,她家原本就在苏州,其实以她的姿色才情,要赚钱不难,只不过她厌恶烟花生活。
抬头见到杨川推开账房的窗子看她:“你有困难,怎么不早说。”
“承杨公子的情。”董小宛动动唇角,福了一礼往后方走了,并不想多说这件事。
杨川也没多问,他的《射雕英雄传》赶出来二十回了,已交叶氏家族并自己的杨柳斋店铺共同刊刻,他巡视了一番后院作坊,原来大明的雕版印刷,匠体字占了不少功劳,这种字体并不好看,但印刷效率高,纸张等进料成本也是低廉的,能做到收益最大化。
金圣叹今天没来,话说“秀才好做,岁考难过”,金圣叹也得时常去县学那里,不过偶尔送点礼物给教谕训导,能偷偷跑出来玩。
又看了一下戏曲演出的广告策划、时间安排、门票分级……凡是能赚钱的地方,杨川都不放过,再清点一下剩余银子,他的安全感就足了几分。
回想程嘉燧那天的事情,没有撕破脸,也没有得罪人,又是大庭广众之下,以名声起家的程嘉燧,不至于报复他的,另一个谢三宾,则远在浙江。
一切按部就班,等做完这些,就得离开苏州,走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杨川没有多少不舍和留恋,前世犹如孤儿一般成长拼搏,几乎没有过亲情,他倒觉得这是一个挑战,远比此时的生活有趣刺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