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达商会不是闻季一个人创建的嘛,旁人有什么资格去抢?”赵小宝深深地鄙视,“还是趁人家身体不好的时候,还是自家人,太不要脸了。”

“偌大一个商会,够不着的人都要眼红,够得着那还淡定的了?为了财帛权势,连自己的命都能不要,别人的命又算得了什么,这种事情在哪儿都不少见。”李成蹊轻嗤道,“前几日,告老的周侍郎给儿子们分家,为了一只白玉瓶,做哥哥的敲破了亲弟弟的头。”

“都是些没出息的。”赵小宝道。

“这你是说对了,我听说二皇子之所以现在还没插手闻达商会,就是因为闻季的那些兄弟侄子们没一个有出息的,根本撑不起闻达商会。”杨淮笑道,“二皇子是要找个钱袋子,可不想反受拖累。”

赵小宝闻言大乐,连声说着活该,李成蹊心中泛起疑惑,杨淮对二皇子府太了解了吧?而且他提起这位炽手可热的太子候选人的时候,语气中半点没有普通人应有的敬畏。

杨是大姓,虽是皇姓,但京城中姓杨的非宗室人家却不少,比如赵时玉家,但今天李成蹊忍不住怀疑杨淮出身皇族,而且是近支。想到堂堂皇子,因为酱牛肉被赵小宝诳进尔雅书房写话本,李成蹊的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悄悄地打量了杨淮几眼。可惜他没见过皇族中人,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杨淮跟赵小宝说得开心,余光察觉到李成蹊怪笑着看他不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李成蹊你在看我?”

“咳咳,我没看你。”李成蹊不再奇奇怪怪地去看杨淮,问赵小宝,“刘正卿怎么样了?”

刘正卿,便是夏敏柔喜欢的那位教习先生,无父无母无产业,跟瘸了一条腿的哥哥相依为命。去年八月份,夏尚书下了朝觉得天气凉爽舒适就想下去走走,见到了树荫下帮人写家书的刘正卿,见他眉清目明就走近了去看。结果发现这小伙子字写得极好,文采也不错,再看旁边挂着卖的字幅写得也都是些劝学上进的话,暗道这是个好后生。

“公子有这手好字,在路边写家书有些大材小用了。”夏尚书有些惋惜地道。

“昔年也曾给人抄书,因很少抄到自己没读过的书,觉得有些浪费精力,便辞了。”刘正卿温润地笑道,“帮人写写家书,虽然更辛苦些,却可以了解人间百味,小生觉得值得。”

夏尚书对他印象更好了些,又道:“京中近两年话本卖的极好,听说前几日有个叫《游侠记》的一本就卖出百两,不少读书人都投入其中,润笔费极为丰厚,公子有没有去试过?”

刘正卿抬眼看向夏尚书,面色严肃中透着不屑:“读书是为明理晓义,卖弄文笔写些肤浅庸俗之物,在小生看来是辱没了“读书”二字,还请先生不要再提。”

这观点与夏尚书完全一致,话本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内容越写越歪,夏尚书十分希望朝廷介入整顿这股歪风邪气,但京都书业老大是当朝二皇子殿下,他除了摇头叹气能说什么?没成想今日偶遇的小书生竟跟自己的想法完全一致,意外之喜。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越说越投机,夏尚书想着家中还有几个孩子年纪太小不能去学堂,就请刘正卿去府上做个教习先生,跟夏尚书相谈甚欢的刘正卿欣然同意。

刘正卿只是去给府上的小孩子们启蒙的,又怎么会跟闺阁之中的夏敏柔认识?

都是风筝惹的祸。

夏敏柔回忆,那日她在庭院中修理一株小金桔,忽然一只画着美人的风筝落到她面前,美人依稀是她的模样,上面题着暧昧的诗句: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