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天的时间,伴读们,还有其他跑来帮忙的宫人,一共做了几十个花灯出来。 凤华很满意,“很不错了,大家比我预想的能干,这么多花灯,晚上都挂起来,一定好看。你们等着瞧吧!” 说话间,宫女们已经按着女皇的吩咐开始收拾屋子,上菜了。这里的人还是分餐的吃饭方式。即便是几个人同坐在一条长条几案后,也是各吃各的。每人一个木制的方形餐盘,上面一碗黍米饭,一道羊肉羹。 但是大家都无心细细品尝,只想快点吃完,赶紧把灯挂起来,看看夜晚的花灯是什么样的。 夜幕降临,宫人开始上灯,但是普通的灯都是白葛布蒙的四方灯,没什么看头。戌时一到,宫人们就把这两天做好的花灯挑起来,挂在院子里早就拉好的粗绳子上,树上也挂了些。 华灯初上,围观的人们都惊呆了。 庄严的皇宫里,红墙绿瓦中,星星点点亮起各色各样的灯,有绿色的西瓜灯,有可爱的兔子灯,有红色的水萝卜灯,有白绿相间的白菜灯,多彩的花篮灯,还有华美的宫灯…… 少年们完全忘记了严寒,披着大氅在花灯间游走,天上繁星点点,地下点点华灯,一群身着锦衣的少年,还有美丽的女皇,俏皮的宫女,脸上带着欢笑赏着华灯。 其他宫室的宫人们闻讯而来,看得睁大了眼,连管理宫廷的太监总管杨公公都看得目瞪口呆,“陛下可真是会玩儿啊!” 除了从未见过的各式花灯让人惊艳,还有西凤国最尊贵的少女,和最优秀的官家子弟就在这里,引得越来越多的宫人跑来围观,杨公公顾不上看灯,只好赶人,“都不干活了!快走快走,别围在这里!” 少年们带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家中,讲述着宫中的经历,他们很骄傲,因为他们是这个国家最早看到花灯的人。只可惜,女皇暂时不让他们把做好的花灯带回家中,也不许他们在家中做灯,说是要保守秘密。等到正月十五那天,女皇要请百官入宫,参加“花灯会”,还说以后正月十五就定为上元节,这一天,大家来做花灯,赏花灯。 杜松告诉父亲,“儿子赢了陛下。” “什么?”杜大人惊了。 杜松压抑着得意的心情,尽量平静地说,“陛下做了花灯,在上面写了灯谜,还说谁猜中了,就把自己亲手的做的灯送给谁。儿子立刻就猜中了。就等上元节花灯会过了,儿就把赢的花灯给父亲带回来。” “这,你那么快就猜中了谜语,陛下可有恼怒?” 杜松回想一下,“倒是不曾。陛下还跟我们说,若是她想错说错做错,一定要提醒她,这样才是忠臣。” 杜大人捋着胡子,点头不绝,“明君啊,明君。难得啊,难得。不曾想,一个女子,竟有如此心胸。看来,西凤王朝还能繁盛下去。” 几日里,群臣们私下都在探讨着女皇的“花灯节”,据说会请百官,那几品以上才在邀请之列呢?家有伴读的大人们就不急,“我儿也有帮忙做花灯,想来我家应该是在邀请之列的。” 看得其他大人们心生不快,有的就想,自己家里怎么就没有适龄的少年子弟可做伴读的呢?还有的回家就把儿子“修理”一顿,“当初选伴读,你都干了什么?!因何落选了!定是你这不成器的东西德行不检!” 可怜的落选少年们又擦一把眼泪,落选的时候,已经被敲过一顿了,怎么又把这事儿想起来了?!还有完没完! 在大家的期盼中,正月十四日,七品以上的官员都收到了上元节“花灯会”的请柬,只是时间段不同,有人在戌时进宫,有人在亥时进宫。 这下,皆大欢喜。有些低级别的官员就高兴了,虽然没有上朝见到皇帝的资格,但是,每年花灯会能见到皇上也好啊。一些小官夫人就忙疯了,因为请柬上说,全家同乐,允许带妻子和孩子,也就是一家人都能去。有那子女多的,就开始忙着去买进宫的衣服,做是肯定来不及了,只能到衣帽店去买现成的。不管是衣服,首饰也要配齐的。 大人们忙疯了,小孩子就欢喜,能去看花灯,还有新衣穿,还能见到女皇,真是太好了!他们比过年还高兴。 各位大人和夫人们看见自家的崽子有要进宫撒野的倾向,赶紧耳提面命,叮嘱一番。 正月十五日,戌时,宫门打开了,总管太监杨公公和吏部少司寇一边一个站在门口,亲自核查了进宫的官员和家眷。为保障安全,不让可疑的人进入宫廷,趁机制造混乱或者谋刺,杨公公格外谨慎地验过了每个人的身份。 虽然心里有个准备,但是真的看到花灯会的时候,各位大人和家眷们还是震惊了,有个大人一进来就感慨,“神啊,这是进了天宫了吧?神的宫殿也不过如此了吧?” 穿着一身隆重的大红袍服、戴着金冠的女皇被宫人们簇拥着出现,她先是感谢了各位臣工一年的辛苦,然后告诉大家,“请各位大人和你们的家人一起赏灯吧。对了,还有一件事,有些灯上是有灯谜的。猜出谜语的,就把灯取下,到那边桌案去核对谜底,我的伴读杜松和裴岳帮大家核对。如果猜对了,那盏灯就归猜谜人所有了,猜错的,依旧挂回去。好了,大家尽兴吧。” 本来就对花灯垂涎的大人们听说还有这样的奖励,也高兴了。有那文采好的,就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数百盏花灯,挂在各处,人在其中游走,如入星河。地上的灯,天上的星,在夜空下,交相辉映,十分美好,引人入胜。宰相感慨说,“这等盛景,如同星河在人间。” 本朝的大才子,杜松的父亲杜允诗兴大发,就做起诗来。等他做完了诗,发现他喜欢的好几盏灯没了,没了?一问旁边侍奉的宫女,人家说,“有几位大人猜中了灯谜,已经把灯拿走了。” 拿走了,走了……杜大人跺脚,错过了头筹! 等他着急忙慌拿了一盏灯去核对谜底的时候,接待的杜松都埋怨他老子,“父亲,您怎么才来啊!儿还以为,凭父亲的才学,必是第一个猜中的。” 杜允老脸一红,“这个,为父刚才诗兴大发,做了一首七绝,就耽搁了。这个宫灯不错,赢回去给你母亲看看。” 杜松一看,“这是您儿子我做的。” 文官们一个个猜中了灯谜,哄得老婆孩子高兴,武将们可就尴尬了,有些人根本不认识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家摘走了自家孩子喜欢的灯。 黄将军七岁的儿子抱着一个花篮灯就不放手,黄将军跟他说好话,“这个灯谜咱们不会,你放手吧,你哥哥也是,不会猜,摘什么灯啊!” 旁边何大夫的长子还在催促,“这个灯谜我知道,我会,黄家弟弟放手吧,我要去核对谜底呢。” 于是,黄家小郎哭了,“哇啊!”嚎啕大哭,一时间,旁人也顾不得看灯,都回头看这边。黄将军丢脸死了,赶紧去拽灯。 后来还是何大夫说,“这样吧,我家大郎若是猜中了,就把这灯送与您家小郎,如何?” “好啊!如此,多谢啦!” 于是,文武一家亲,携手逛灯会了。 在这次灯会上,有心人看到,女皇的九个伴读,都没闲着,都被安排了差事。杜松、裴岳、穆庆、王戎、李辉几个年龄大点的伴读进度有礼、行事有度,被大人们称赞了。回家后又被父母夸奖了。 有些人就觉得,这几个伴读将来前程都差不了。 正月十六日上午,女皇命人将数百花灯悬挂到了王城最热闹的东市前的空地上,任由百姓观赏。而且,公布了圣旨,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就是上元节,届时,君民同乐。而且,女皇还公布了制作花灯的流程。 一些精明的商人,按着方法当天就做出了些新的花灯出来,果然卖得很好。其实,一些信息灵通的京中人已经听说了宫中的花灯会,正羡慕着。结果,这日,就看到了女皇带着宫人们做出的花灯,立时觉得不需要羡慕那些达官贵人了。女皇都说了,与民同乐。 听到了消息的人们,纷纷赶来,让东市热闹非凡。看守的兵士们就劝告,“晚上来看吧,晚上看灯才好看,现在看不出个明堂。” 夜晚来临的时候,东市早就水泄不通,为了安全,得了女皇吩咐的京兆尹,就安排了数百名士兵出去,防范踩踏,也防范火灾。 最后只得先放一些人过去看,撵了,再放下一拨人过去。人人都感慨女皇的恩典,让大家看到这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盛景。 后来人们听说女皇亲制花灯是为了纪念过世的父皇,而且,这个上元节花灯会还是先皇在位时,许给爱女的。只是后来先皇生病,当时还是公主的女皇就不再提起此事,父亲病重,女儿自然没有玩乐的心情。 如今,三年孝期过了,女皇又想起当年旧事,就把上元节重新提起,与民同乐。 节日让人民增加了快乐,让商人多了买卖的机会,出来看灯的人,路过商铺,难免进去逛逛,就有可能买点什么。人们对节日背后的故事也是津津乐道,在没有多少娱乐活动的古代,传播故事,也是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只是,有人高兴了,就有人不高兴了。 神庙里,大巫的一个弟子进来,“大巫,我去过了。花灯确实很漂亮,看灯的人也很多。昨日宫中花灯会,可是没有人过来请您。我问了下。他们说,女皇说了,大巫守护神庙,职责重大,不敢以俗事打扰。” 大巫微笑,“说得对啊。守护神庙可不就是比什么都重要吗?!” “可是,这一来,那女皇也没做什么,也没花费多少,就让臣民都夸奖她了。如此收买人心,不容小觑啊。” 大巫再微笑,“怕什么。玩物丧志,这个陛下还是个孩子呢,连上朝都拖着不想去,在宫里做这些玩乐的东西。且让她玩去!只要她不像那个不识时务的凤奇那样,成天想着跟我们巫师作对,就由着她,越胡闹越好。”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