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苏轼仕途上坎坷,但不妨碍他一直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火炕的最终解释权归属范家,具体到人,便是范晟。
可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因为火炕而联想到苏轼。
苏轼与范家交好,大宋的官场都知道,不仅仅是苏轼遭受‘乌台诗案’时,范镇站出来为他申诉过,还因为他们两家的关系缘由于苏洵时候起。
天气越来越寒冷,随着火炕的宣传册在东京城里翩翩飞起的时候,前来范家试炕、定建炕的人越来越多,范家的老关系来得最早,建炕的排序也是最前列的,像章惇之类与苏轼交好的,一时间还排不上号,于是,苏家便变得越闹起来,苏轼更是成了香馍馍,套近乎的人各种类型都有。
面对如此混乱的场面,苏轼也学乖了,只是笑着打哈哈,把盘火炕之事推卸的一干二净。
至于太皇太后与小官家那边,范镇为官能一路顺遂,深得皇家信任,肯定也是一个精明之人。
乘着指导与纠正宫廷乐器的机会,便将此法与高太后言明了。
高太后欣然地笑道:“蜀郡公得此法而不藏私,积极推广开来,实乃我大宋之幸事也!”
“不敢,此时并非我一人之思,主要还是来源于苏学士。”
“苏学士擅长的东西真是多啊!现在这位置确实有些委屈他了,待过些时日,哀家定当加以重用。倘若大宋多一些如蜀郡公这样的大臣,大宋中兴不是不可能。”
“太皇太后请宽心,会有那么一天的!”
“听蜀郡公这么一说,哀家也有了信心!”
宫廷乐器间的这一番对话,太皇太后与范镇之间,两厢欢喜。
第二天,太皇太后便派出了两个皇家工匠前来学习。
大人们怎么拓展火炕的建造,与苏家三兄弟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了。
苏迨一直秉承‘礼尚往来’,‘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思想,是以,自那次与周延分开后,一直没有忘了他赠送小弓箭与请兄弟三吃汤面的事情。如今,小弓箭已经成为苏重屋子里的一件摆设,拿回家后,好像就不曾使用过,而他这鬼灵精怪的弟弟,也似乎已经忘了周延与林冲的存在,但,他不敢忘。
此次,正是机缘,不能说是为了报答,可以说是出于一份对朋友的关心。
虽然只是一次的相聚,但苏迨认为他们就是朋友。
在不掺杂任何外在条件,不明身份的情况下,愿意与他们诚心相交之人,还算不上朋友,那何人才能成为朋友。苏迨与苏过因为家庭的关系,几乎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朋友。若是换作苏轼,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日子很无趣,但他们没有这样的感觉。
只有守着自己内心的那一片净土,日子才会过得安静而淡然。
苏重听说要去周延家,特别兴奋,又‘嘿嘿哈嘿’手舞足蹈起来。舞过一阵,屁颠屁颠地要去准备上门的礼品。
“已经备好了,就不劳我们家的大功臣费心了!”
“大功臣?”
“是啊!娘亲就是这么说的——黑儿可是我们家的大功臣,你们当哥哥的一定要好好爱护!”
“嘿嘿---母亲最好了!哥哥们可得记住母亲的话,对我要多加爱护。”
“黑儿,不如说说看,三哥要怎样对待你才算爱护?”
“就是----就是----就是一切行动听黑儿指挥。”
“好,那现在三哥应该怎么做?”
“现在吗?---出发---去周延哥哥家---二哥,你知道他的家在哪儿吗?”
“不知道!”
“不知道?那怎么去他家啊?”
“我们不是有嘴吗,问路啊!”
“问路?”
“我们最英明的小弟弟不会不知道可以问路吧?上次,周延大哥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他们家的大致位置了,我们到了那片区域,一问不就知道了。”
“哦!那---三哥,黑儿不想走路,你背黑儿好不好?”
“好,三哥背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