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蹊历历度桥踪,白玉层梯认碧松。春月景殊秋月景,下方钟和上方钟。得教触目清裁别,间复翘心却韵重。只有清凉无改度,迎人翠掩五云峰。清凉山隔延河水与凤凰山、宝塔山相望,其山间佛庙众多,当地朝神拜佛之人也十分众多,每逢初一十五便有众多山村野妇,携提幼儿上山烧香以求平安。而清凉山以万佛洞最为出名,虽山上也有道庵教观,可香火终究没有佛庭好。

入山,山脚便有一门亭,亭身皆为白玉石打造,亭顶刻着“清凉第一”四元大字,工工整整。顺着“清凉第一”的山门上行,不远就是月儿井。井沿为五角形,井口封着只留一小圆孔,井水不多,但清澈平静。如是浩月当空,那井中定是一幅绝伦的美月。没有月,井中所见,只有那写满苍桑、但却坚毅的面容,每逢旱灾此井也不绝,倒也救了不少人的性命。顺着崖沿拾级而上,见一亭翼然,立于绝壁。便是印月亭,是一种少见的四角方亭.亭子半边悬空,中有一孔,用圆本框框着,透过圆孔,可见下面的井中月影,是为印月亭,不仅叹服前人的独具匠心。

此间正是四月开初,山腰便有不少人拄杖前行,而白玉亭前有一妇翁,正斜靠休息。年看也约莫已还历之年,身边也无子嗣,一人孤孤零零。看其身前来了一堆人马便准备起身让道,打搅了这些官人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可能是年大体衰背起那装有清油的箩筐,脚步便有些颤颤巍巍,一把扶在门栏,气喘吁吁。

便在此时,那堆人马中,一骑开来,马儿快步跑到白亭前,飘然跃下,简直走来。

“老婆婆,你要紧么?”那公子说道。

“年纪大了哟,骨头也不灵光了,不碍事不碍事。”老婆婆晃了晃手说。

那公子也不多语,启身走到阿婆身旁,拿下箩筐,还换了几声小厮,拿来了些凳椅、水果。

阿婆看这公子面容胶皎美,心地善良,便忍不住攀谈了起来。原来阿婆夫氏姓荆,二十年前嫁入此地膝下只有一子,五年前便外出经商,了无音讯。而老伴也在年前病逝,自己一人孤苦伶仃,今日月初便想去山上多烧点香,祈求儿子平安。而那公子便是前些时日在龙门镖局的慕容菡,自三月十五从杭州出行现已到了翼州边界。

慕容菡自与莫言广义他们等镖客出行,便华名作林泽。出行食居皆听从他们,为人又豪爽,打尖住店一路行钱都由她出,对那些年轻镖客也能一起喝酒打浑,深得人心。今日她擅自跑去于一村妇老媪攀谈,暴晒与烈日之下,有违镖局法规,却也无人催促。

慕容菡看这老妇如此可怜,又想起自己私自逃出家里,父亲必定忧心忡忡,不由对老妇甚为关切。

话语中不断安慰老妇,起身便与镖局两位当家询问,说今日可先在此前小镇休憩。莫言看慕容菡如此蕙质兰心,便已无异意。广义虽不喜这等山野之地,可看大家无异,金主发话便也不语。

慕容菡看众无异,便吩咐他们先行寻个落脚的地方,叫唤上小厮墨玉,背起箩筐挽扶上荆阿婆,上山了。

广义看着她们的身影冷笑一声“妇人之仁”,便又吩咐俩名镖师向前跟去,美其名曰保护顾主安全。而莫言也看着慕容菡的身影哀叹连连。

清凉山寺虽庙址不大,可寺中建筑也皆是不俗,堂前佛身也算得上金光灿灿。今日香客众多,僧侣待谁也皆是斯文有理。慕容菡等人上山便从山门一一拜来,功德箱上也皆是略贡薄意,便有些慢缓,很多香客都已收拾回家,他们还未拜完半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