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三姐妹,简宁是长女,老二简小语和她睡一间屋,杨桂花则带着老三简小言睡主屋。

第二天吃过早饭,简宁找了个要找活干的借口,提出要“进城”去看看,虽说灵水村规划到了市里面,但偏居于市郊区的一隅,平时去个城中心也挺麻烦,一般没有大事情人们都不会去,去就得在马路边上等公共小汽车,要一个小时,人多的时候就和挤肉饼没区别,所以这里的人称之为“进城”。

杨桂花从裤兜里拿出五毛钱递给简宁,捏了捏裤兜,又从不多的几张票子里抽出五毛钱给了过去,“中午别饿肚子,这快要大过年的,哪里有活给你干,找不到就算了,等开了年,我找厂长说说,看看能不能在厂里面给你安排个活。”

杨桂花其实长得并不差,家里的老照片能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只不过生活的压力,让她迅速的衰老,面容憔悴,眼角皱纹深陷。

三姐妹中,简宁和杨桂花长的最像,也遗传到了她的美貌,眼大有神,眉毛长而扬,鼻挺嘴她微微勾唇将钱接过来点点头,“知道了。”

1988年的市,在见过后世繁华的简宁眼中则显得有些黯淡了,毕竟这才距离改革也才十来年,城里的高楼大厦虽然有一些,但不多,最有名的还属去年新建的市国际饭店,街面上路人的衣服色彩也很单调土气,出租车、私家车也不常见,大多数的交通工具都是二八杠的自行车。

简宁顺着主街道边走边看,因为临近春节,许多学校和单位都提前放假了,街面上十分的热闹,北方的天阴冷干燥,大多数人都带着帽子裹着围巾,简宁也不例外,全身上下也全副武装起来了。

“姑娘,烤红薯,要不要尝尝?”路边有推车卖烤红薯的小商贩,见简宁站在一边,搓着手开口问道,想着能多卖一个是一个。

简宁摇摇头,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眨呀眨的,打开手里的报纸,“师傅,我想问一下,你知不知道这个文集报的报馆怎么走?这上面写的是兴业路18号巷子口。”

“兴业路啊,你往前面直走,过两条马路,然后右转拐个弯就到了,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了,你前面找人再问问”,小商贩右手比划着。

“谢谢您呐。”

简宁手里拿的是一份当地的日报,日期是半个月前的,这份报纸是杨桂花包着东西从厂里带回来的,而她要去的文集报社,在这份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招聘信息,招聘报社编辑,薪资待遇还不错,报纸上所写的招聘日期是到明天,所以她想过来试一试。

七拐八拐,问了好几个路人,简宁才找到了文集报社的地址,报社是一个单独的两层小楼,二楼有个阳台,从楼下往二楼的阳台看去,可以看到盆栽的腊梅开的正艳。

简宁敲了敲一楼的铁门,见没人反应,走进两步将头往里面探了探,清清嗓子,“请问有人在吗?”

“你是谁啊?请问有什么事情吗?”没一会儿,里面走出来一个长着国字脸,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

“我是来应聘的,看到你们这招人”,她摇摇手中的报纸。

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打探了简宁两眼,将简宁给带上了二楼,然后让简宁等会,自己进了其中的一间房,几分钟后出来,“你进去吧,里面是我们报社的主编。”

王启文坐在办公室里,正审阅完了最新一期即将要印刷发型的报刊内容,就看见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走了进来,愣了一下,想起刚才小戴说的有人应聘,可没想到这么年轻。

“你就是要来应聘的人?”王启文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前面有椅子,你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