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龙宙世家

逝者已以,江山代有才人出!

历史的车轮不知不觉的转动了五百年。在这五百年里,炎黄帝国政治清明,君王锐意进取,百官恪尽职守,人民安居乐业,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人口已经达到二亿八千万左右,带甲两百万,炎黄帝国终于跻身于当世一流大国之林。

虽然帝国边境战火不断,但是在精锐的帝国军队,尤其是帝国元帅龙氏一族的守护下却也安安稳稳。林、龙两家后人做到了他们祖先的要求,相亲相爱、相知相守。虽然家族发展壮大,难免有不孝子孙,但是主流枝干一直保持了开国初期时的优秀品质。

骄傲固执的炎黄人,骄傲固执的炎黄帝国,天生就与圣光笼罩的国家格格不入。

既然骄傲的炎黄人不肯变成圣光谦卑的仆人,那么就让圣光的信徒帮助这些迷失的羔羊回到主的怀抱吧。

教皇冕下在圣光祖庭对红衣大主教菲利普阁下的调查报告作出了批示,信仰圣光的众多国家要行动起来,要发动圣战!

国家是人类利益的结合,当不同的民族习性、宗教信仰发生冲突时,战争就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利益划分工具,于是一场关于信仰冲突的战争悄然降临。

炎黄历566年,白虎犯岁,天狼星犯境,主战事。

尘封大陆发生了一件大事。

秉承神圣教廷的旨意,炎黄帝国的两大邻国加查林帝国、奥克曼帝国组成联军,派出两国精锐230万号称800万众发动圣战,由西北、西南两路夹击进犯炎黄帝国。

一时间战火重燃,边关告急,生灵涂炭。英勇的帝国边防军人,虽然寡不敌众,但为了边境百姓能顺利撤退转移,与入侵之敌展开了血战,鲜血染红了边塞每一寸土地。

边防军悍不畏死的英勇阻击,成功拖延了敌军的入侵势头,但自身损失惨重,危机关头,西部野战军主力,白虎军团迅猛出击,一连七个波次的反冲击,稳定了摇摇欲坠的边防,打乱了敌军的进攻节奏,交战双方进入相持阶段,为帝国兵力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

帝国军部,龙宙元帅接到边防军和白虎军团告急文书后,从青龙、朱雀两军团各抽调精锐20万,亲自带兵驰援白虎军团,加上白虎军团一部精锐共计60万众迎击来犯之敌。

至此,战争阴云笼罩炎黄帝国、加查林帝国、奥克曼帝国三国。

加查林帝国、奥克曼帝国前线与帝都之间战报不断,帝国皇帝也少有的勤政,一日多次询问战况,恨不得就住在帝国军部,举国上下更是全民动员,海量的物资运往前线,大批的民众开始接受官方整编,一只只后备军团疯狂组建,到处是儿子拜别父母,丈夫辞别妻子,子女送别父亲的场面,当然,拉夫、抓丁的场景也不在少数。

此时的炎黄帝国,老百姓一如既往,仗要打,日子也得过。

炎黄帝国除了西部各省在积极备战,其他省份依然歌舞升平,老百姓生活依然故我,饭照吃,酒照喝,舞照跳,妓院照逛,风花雪夜依旧,卿卿我我,你侬我侬依旧。唯有说书先生处,多了些西北鏖战的段子,朋友聚会时多了些谈资,当说到浴血奋战的军人们时,不时传出击节赞叹声,战争对炎黄帝国民间的影响也就如此了。

炎黄帝国朝堂,虽然面临两大帝国的夹击,皇帝、大臣根本就不拿这场战争当回事。对于骄傲的炎黄帝国皇帝、大臣来说,这也算个事?

咱炎黄人好歹被称为战斗种族来着,打仗很正常,不打仗才不正常!何况,咱们有战无不胜的战神龙宙上大人,一切敌人都是渣渣,送菜的货!

在566年史记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兵部尚书陈风奏曰:“今加查林、奥克曼两国,在神圣教廷推动下,发兵230万号称800万众联军对我国发动圣战。据军情局密报,领兵统帅为有加查林帝国不败军神之称的郁金香公爵,奥克曼帝国的云浅雪上将率领第二梯队150万援军将于二个月后出兵,意图一举灭亡我国。”

林啸帝指示,“龙宙上大人已带青龙、朱雀军团精锐40万至西疆主持大局,爱卿与兵部保证好后勤即可。”

陈风奏曰:“臣正是为了此事请旨陛下,目前我国在西疆集结主力军团60万人,当能不日克敌,按照战后普通士兵犒赏100金币、军官犒赏500金币计算,此次犒赏费用需要金币3亿枚,是否请户部先行筹措,估计两月内战事必见分晓。另外,战争初期,我边防军损伤惨重,请旨,是否由鸿胪寺组成谈判使团,战后向两国要求至少5亿枚金币的战争赔偿,用于抚恤阵亡的边防军将士、重建西部边防部队?”

“准了!”

林啸帝转向礼部尚书李耀祖,“不过不是找加查林、奥克曼两国索要金币,一场大败之后他们也不容易,阵亡抚恤、战后重建都需要金币,为了不酿成人道主义灾难,爱卿,择日安排人手出使神圣教廷,让他们赔偿我们价值五百亿金币的战争损失!”

“陛下,神圣教廷所在德西克帝国也是当世大国,恐怕神圣教廷不会同意的!”

林啸道:“没关系,你们先接触,德西克皇帝看到龙宙上大人怎么虐加查林、奥克曼两国之后会同意的,如果神圣教廷不答应,你不妨告诉保罗二世,朕不介意让帝国铁骑把朕的肖像挂到神圣教廷祖庭!”

炎黄帝国高层对战争局势充满信心,源于对帝国军人的信赖,源于龙家家主帝国元帅龙宙上大人不败的战绩。

开战之始就开始筹措战胜后劳军事宜,纵观帝国战争史,只有两个统帅能让国家做到这一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