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年轻人活在当下,所以人生中充满了理想梦想和幻想,他所瞩目的是当下现在和未来。

老年人活在过去,所以头脑中全是记忆,往事一幕幕,时不时就会在眼前回放。

我现在三十岁了,我觉得自己有些“老”了。

古人说:“父母在,不言老”我从未在父母前说这不肖的话,可是在同学朋友面前,我会常说:“吾老矣!”。我现在虽然不像韩愈说的“头童齿豁”,但真得觉得自己有些“老”了。这样说,不是信口雌黄也不是故作深沉。这样说,是有根据的:那就是,在我,老是出现过去的一切在脑中放电影的现象。

今天,不知是被什么触动,我又记起那年在包头火车站的画面来了。

还可以清晰记得,那一次,为了人生有个着落,我从厦门到福州,从福州到青岛,从青岛到北京,从北京到包头,一连五六天都在火车上。那时候,正赶上学生放暑假,火车非常非常拥挤。因为囊中羞涩,又要赶时间,所以,每次只能是买站台票才能上车,然后在车补站票。一路上,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座位,只能站着。站久了,受不了,我就在过道里蹲一会儿。或者,在别人离开的空隙,我斜倚别人的座位小坐片刻。这样折腾了两三天,我困得半死,站着都能打起盹来。

在去北京的火车上,身旁座位上的一位妇人笑我说:

“我看你真厉害啊,坐着能睡,蹲着能睡,站着也能睡!”

“好几天没休息了。”

我只能苦笑着作答。

在包头徘徊了一阵子,事情没有任何结果,我就买好了车票,在车站呆着。时间还早,我也没有力气去逛,就在候车室的座位上枯坐着。还好,包头火车站的人很少,我找了个座位坐定,没几分钟,便昏昏沉沉地进入无何有之乡了。

虽然没睡多久,但是醒来之后,精神好了许多。实在懒得动,我继续坐在座位上发呆。

我所坐的座位对面,坐了三个人:一个年轻的少妇,一个戴眼镜的六七岁的小男孩,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

那妇人对六七岁的小男孩说车上要注意什么,似乎是要送这孩子出门去。

戴眼镜的孩子手上拿着一本花花绿绿的书,看得很认真,偶尔会点点头,不知道是在应答那妇人的叮嘱,还是在对书中的内容表示认可。

三岁的小男孩手上拿着吃的,在座位周围来回晃悠。

那三岁的小家伙甚是可爱,一个学生模样的女生从座位旁经过时,被他可人的娇憨给迷住了,顺手拿出一个果冻递给他,小家伙毫不含糊地接了。

妇人在边上看见了,对小家伙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