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北方的岛(二)

鹰扬社,鹰扬社!

石乾锋忽然想到这个名字说不定还有凌美媛的功劳。众所周知,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为王,而世界经济的中心也渐渐从A国移到了龙朝。汉语越来越热,许多跨国公司迅速本土化,甚至连名字都改成了非常接地气的。

一些大的俱乐部,尤其是有华人资本背景的俱乐部也迅速调整市场策略,把俱乐部的名字改成得非常汉化。当然本来的名字不改,只是对亚洲地区和龙朝市场针对性的调整。

开了个小差,石乾锋的脑袋忽然又想到了凌美媛。名字不错,可是按目前的处境来说鹰扬社未尝不是一座孤岛呢?

这个念头一冒出,石乾锋心里吓一跳,不过思维跳跃着,立即把琐碎的闪光连在一起,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没错,就是孤岛。

首先,从俱乐部的历史来说,在Y超传统四强,包括最近崛起的两强,一共六强,他的历史底蕴优势正迅速被抹平。

就竞技俱乐部来说,冠军永远都是王道。加之四十年前,大量的A国,R国,龙朝资本入主,资本对抗悄然拉开。一向以勤俭持家的鹰扬社迅速被甩在身后,渐渐的沦为四强垫底,到现在刚好摸着六强的门槛。

于之截然相反的是,俱乐部在全球依然拥有着居高不下的人气,和影响力。这就好像孤岛,周围是广阔的海面,岛上是无限的风光,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驻足,可是山高海远,随着其他几大豪门,尤其是齐云社这样的新豪强的冠军数目不断累积,底蕴不断加厚,后来居上也渐渐变得不那么遥远。鹰扬社真正沦为孤岛似乎也不是什么痴人说梦的现实。

其次,是他们的管理异常僵化,从买人卖人的市场运作来说,基本上也是沦为孤岛,跟国际市场格格不入。他们的交易基本还停留在四五级市场“淘宝”层次,既看不出有卓越的眼光,又看不出有什么杰出的手段。整个市场运作体系,从球探,到谈判,到交易达成,好像就从来不在一条线上作业。这如何得了,这条市场线就好比俱乐部的血管,只有这条血管畅通,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流入俱乐部的“大脑”集“心脏”才能保证俱乐部能够正常运作。

一个触目惊心的现实是一向以发掘新人,锻炼新人,打造新人的俱乐部竟然二十年没有输出一个好苗子。莫说向市场输出,就是自给自足,也没有。

其三,经营理念的僵化才是最致命的。

从市场的运作机制上其实无可厚非,市场其实就是分工协作,一切以效益为基准。所以俱乐部没有投入或者极少投入是说得过去的。

一个简单的模式明明白白,谁也不好说是争非:老板和股东出钱投资------球队运营------产生盈利或者负债。负债不用说,盈利了资金分为两部分:一是股东分红;其余如有结余便是球队继续运作的本金。

这中间就考验管理者的功力,是一注一注下,还是存着一笔梭哈,其中曲折一言难尽,不是局中人,谁也极难说清楚。

可是特殊就特殊在,俱乐部是以球队为载体,以球队的运营为盈利核心,那就有问题了。投入和收益成正比,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观点。这二十多年来,或者整部足球史都一直在证明这个道理。远的如I国,他们有着最狂热的老板,往往因为个人喜好,能够把自己喜爱的球星都招致麾下效力,久而久之,I甲开始繁荣,一度有“小世界杯”之称。那个因为热爱足球的国家总理以及同城比他更爱的,给喜爱的球星全球最高的薪水却甘心忍受他一个赛季至少一半以上时间只能躺在病床上的老板,尤其为球迷所称道,爱戴,和羡慕。

Y超的改革史,也可以算是资本的运作史,二十年来Y超一度曾经是世界第一联赛。这里有最昂贵,最杰出,最具市场价值的球星;有世界上最绚丽的攻势足球,有最传奇的教练,有最火爆的观众席,有最富戏剧性的比赛,其跌宕曲折程度直追他们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戏剧大师的杰作。------当然最后这一点他们应该不是有意为之。

其三,球队的打法。

真真正是一言难尽。

就好比喜欢摇滚的可以把他夸得天花乱坠,听歌手吼出一嗓子有的人甚至能痛哭流涕或者歇斯底里地跟着呼吼;不喜欢的人呢,那喧嚣的噪音是耳朵对残酷的杀手,那甩动的长发是对视觉的极大侮辱。

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左右不了摇滚乐的成长和式微。

站在谁的角度好像都有理,好比下下午球迷为了一种进球方式也可以争论半天一样,球队的打法一直以来也是争议极大,基本上就是两派。

功利派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现实,球队的打法极不符合实际,其他的理由不用多说,冠军次数就能说明一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