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感无拿起第二本书,书的封面是《江月地俗考证——培元著》。

这本书的目录里面就写有白河浮,林感无很轻易地就找到那一页。

「……白河浮不同与其他水鬼一类的怪谈的特异性在于它一定程度上具有阴差的性质,人们虽然认为它是恶的,也对它避之不及,却又同时认为它是恶人的灾星,是从阴间水道巡游而至惩罚恶人的恶使,这或许表示白河浮的起源与祭祀行为有关,凶恶的自然神使人敬也使人畏,具有以恶制恶一面的传说其原初多半具有祭祀的性质,江月市一直保持着在清醮期间在河面投放纸船联系先人的传统民俗,这两者之间相互吻合补充,可以认为是更古老的民俗传统演变下的不同分支产物……」

「……关于笃信白河浮的人遍及江月市的各个阶层,其中没有偏向某一类特定的人群,结合前面所述的种种,似乎白河浮的传说非常久远,所以才能如此宽泛地在江月市中传播,但是据我进一步考证之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白河浮传说的起源至今不会超过三百年,原因是古代的江月市在对于水的信仰文化中处于一种标准是善恶二元论状态,虽然和水有关的传说有很多但归结起来,在水中行善事的即是河神,在水中行恶事的就是水鬼,古时候的人粗浅地把祸福分归河神与水鬼两个善恶分明的概念,这种认知直到热战期间才有所改变,从各种民间小说、话本、绘本均体现在在热战以后大量形形色色的鬼神形象才开始涌现,白河浮也并不例外,显然白河浮和其他的民间传说一样是由战乱时期迁移的人民带来他乡地俗和本土的传统地俗糅合产生的……」

这是一本书很典型的民俗学著作,作者从民俗演变的角度去分析了白河浮传说,从他所给出的各种考究上都具有很高的说服力,但是林感无知道白河浮是真实存在的鬼类,当他怀着这一前提去看待这些单纯认为白河浮只是虚假的传说的文章的时候,就会发觉其中必然存在了巨大的认知偏差,有着某些隐秘是那些正常的学者绝对无法知晓的,自然其文章内容也无法作准,但是其参考的价值依然很高。

林感无满意地放下了书,从这本书中他对白河浮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然后林感无接着拿起第三本书,这本书的印刷非常特别,是一种很难得的皮质厚装,但是内容估计不多,因为书很薄。

掀开书的封皮,里面的标题是《江月神秘录》,作者不详,书中的字迹非常优美,是一种很特别的字体,这一本书赫然是一部手抄本,但是从字迹判断年代应该不会太久远才对。

‘该不会这是一本无版书吧。’

林感无知道有一些人会私自写一些书籍不经过正规的出版渠道,偷偷私下贩卖或是直接塞在一些图书馆里来传播一些颠覆常理的言论,这本书看起来就是如此。

他翻开这本书,发现这本书就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江月市中的一些鬼怪和对付它们的方法,这让林感无十分吃惊。

「……白河浮,在河面漂浮的白色怪影,猜测其原型是河面的漂浮物,奇形怪状的漂浮物让人们联想到鬼怪,于是产生了对河面漂浮物的恐惧继而催生了这个鬼,大抵和其他以讹传讹的物象化鬼一样,可以通过揭露其本相来将其瓦解,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过白河浮,但是以下我设想的这个办法应该可以有效地对付它,将它消灭:将其引诱至预先布置的河段,提前在那里召集人群,往河面放白布,使用镜子和灯光照射,引动人群的目光去聚集于白布,产生河面只是白布的愿念,以此为作为基石,镜子作为核心,施以术法,足可否定其存在,将其消灭。……」

明确看到了这本书中说到了消灭白河浮的方法,林感无的心中出现了一股震撼,一种可以摆脱死亡的危险的期盼感不断放大,让他渐渐有种欣喜若狂的感觉。

只是,这个方法真的有效吗?

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个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从书里的其他内容看他确实曾经消灭过一些鬼类,对鬼类的认知也很深刻,但是唯独在白河浮这一段内容上林感无觉得有些不妥的地方。

暴露在人群的目光下就能消灭白河浮吗,可是当天他看到白河浮的时候是在人群密集的公园边上啊,如果说白河浮害怕人群的目光的话,它又怎么会出现在繁闹的公园,随意戏谑他的?

林感无隐隐觉得这个方法恐怕不能奏效。

翻看了一本由一本的书,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了,饥渴感让林感无难以继续阅读下去,好在他已经把那几本书都翻过一遍了。

今天他的收获非常大,从很多方面了解了白河浮,至少不会对白河浮两眼一抹黑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