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阿忠十岁。
他住的这条街本叫龙雀街,属意高贵吉祥。但后来破落了,便被百姓称作雀儿街。里边藏的净是小偷、泼皮和做犯法买卖的人。
这是湟州城中最令人绝望的无法之地。当兵的从不在这巡逻,清白人家也对此地避之唯恐不及,就连狗到了街边也知道绕道走——因为它们明白,这条街上不但讨不到吃食,反而会成为人们锅中的肉。
从东数第十五户,门前有株大桑树的,便是阿忠的家。
阿忠一身灰衣洗得都发白了,上面补丁摞着补丁。而奇怪的是,这样贫穷的人家里却陈列着不少书籍。四书五经自不必说,就连最新的策论,朝臣折子的编纂集,甚至每月的时评都应有尽有。
阿忠每天的事情就是读书写字。他若碰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句子,便写在纸上,然后走二十里路到城西一家学堂,去请教一位喜欢聊天的先生。
当然,这往往会招来学子们一顿奚落。
但母亲告诉他,为了读书,这点苦不算什么。因为只要好好读书中,以后什么都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
读书能改变命运。阿忠深信这一点。
阿忠的母亲过去是个妓女,被一个军汉赎了身,从良了。但万没想到好日子没过几天,那军汉便在征青海时战死,一点抚恤银子也被长官扣的精光。
女人只能带着孩子搬到全城最破烂、最低贱的地方去。她什么也不会,只能靠给人洗衣过活。
洗一百件衣服换一文钱。
但她坚信一点:自己的儿子是人中龙凤,将来总要一飞冲天。所以女人宁可饿得发昏,也要从牙缝中抠出些钱来,给儿子读书写字。
阿忠也的确很争气,学什么都快。但他究竟是个孩子,羡慕外面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也想放风筝,打沙包,抽陀螺。
但这太奢侈了。
有一天,阿忠像往常一样在屋里写字,忽然望见窗外的桑树上趴着个和他差不多大孩子。那孩子也望见了他,问了一句:“书呆子,你写什么呢?”
阿忠道:“我不是呆子。我写的是圣人之言。”
那孩子一笑:“圣人之言比得过这个吗?”说罢,将一串新鲜的桑果扔进院子里。
阿忠捡起来,擦了擦放入嘴中,舌头上仿佛生出一泓甘甜的清泉。在一刹那,他忘记了所有忧愁。
树上的孩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阿忠,你呢?”
“我叫郑二狗,就住你家隔壁,我怎么从没见你出过门?”
“我娘不让我出去。”
“那就没辙了。”郑二狗耸了耸肩。“不过你放心,我有空就来这儿摘桑果给你吃。”说罢他从树上敏捷的跳下去,墙外传来一句话“改日见!”
晚上,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了。她见了阿忠,忽然二话不说便抄起洗衣棒,劈头盖脸的将他打了一顿。
边打着,母亲边问道:“你知不知错?知不知错?”
阿忠懵了,他是真的不知道。但母亲哭的是那样伤心,他也只好说:“孩儿知错了!”
原来桑果在他的嘴唇边上留下紫色的汁水,只是这一眼,母亲便知道他今天没有好好读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