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带着荆轲来到濮阳县府,申请查看籍册。

县官们依然不在,跟着丧队去看吕不韦下葬了。

但是府里有人值守,户籍库的前厅坐着个打瞌睡的老头。

郑义拍拍他,自报姓名和身份,说明来意。

老头认识他,伸个懒腰,点点头,让两人自行进去查找。

“就这样进来了?”荆轲有点意外。

郑义拍拍老脸:“这有什么?就凭我这张脸啊,在濮阳城中畅行无阻。”

户籍库就像一座巨大的图书馆,一排排的书架,摞满竹简。

这里都是濮阳城周边乡亭百姓的身份信息,至少有上万户的资料。

竹简下面又吊着木签,做更细致的划分。

县下是乡,乡下是亭,亭下是里。

县、乡、亭的关系,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市、区、街道,里则是具体的居民小区。

濮阳城是县级,顿丘是乡级。

郑义很快就按照清晰的层级分类找到顿丘乡,整整一个书架。

“唉……”他摇摇头,“看这样子,顿丘有上千人呐。”

接下来就没有更多办法了,只能一卷一卷地看。

郑义虽然嘴上说着很热很累不想动,可他找得很认真,速度也很快。

一卷竹简扫两眼,没看到“李山”就换下一卷。

户籍库里非常阴凉,厚厚的夯土墙挡住了屋外的热量,还有穿堂风,让人舒爽许多。

基层官吏的识字率很高,他们在学室培训的时候,就会被专门要求学习各种人名、地名,为的就是和基层打交道。

“找到了!”荆轲喊道,“顿丘,兴成里,李山。”

郑义头也不抬,指指边上被他挑出来的几卷,说道:“我这有九个李山,重名的太多,先全部找完,我们再来细看。”

荆轲叹了口气,他已经看得眼花缭乱。

他问过自己无数遍了,干嘛要这么麻烦,总感觉是绕了远路。

可这种远路好像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

找到之后,把阿山家的地址丢给那三人,让他们自己解决去。

阿山是个胖子,做厨子的偷吃,段灵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然就这工钱,没人会留在青禾轩当厨子。

他看起来憨厚踏实,做菜也不错。

即使店里这么惨淡,他也还是乐呵呵的,总是一脸在困境中拼命乐观的样子。

但人不可貌相啊,人畜无害的面孔下,指不定就藏着什么兴风作浪的心。

不过欠钱跑路也不是多邪恶的事情,是人的常规选择,说是首选也无可厚非。

可这却把青禾轩拖累惨了。

段灵儿是个顶好的东家,不打不骂,管吃管住,除了开的工钱少。

她还给伙计放假,平时每月一天,正月三天。

阿让没有去处,就呆在店里。

阿山倒是一放假就往外跑的,也不说去哪。

荆轲和郑义两个人找完一书架的竹简,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的事。

顿丘总共有二十三个叫李山的。

这些籍册上除了记录人的姓名,还有出生年和家庭成员。

阿山留着稀稀拉拉的小胡子,看起来不足而立,年龄大概在二十到三十之间。

符合这个年龄段的有八个李山,之后就再查不到更多。

荆轲想了想,要是直接把这八个人所在的里巷名字扔到齐大锤面前,他们估计也不会买账。

看来只能自己跑一趟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