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回联合舰队一

王景弘一行在副指挥使张立的陪同下,登上指挥舰,走进了最高层的联合舰队指挥部,只见指挥部分成一大一小两部分,大的大概有1000平米,小的也有300平米,整个指挥系统与后世的指挥系统差不多,大厅属于链接指挥中枢与外界的最关键节点,也是初步的决策机构,由另一位副指挥使杨光强负责,职能包括:收集情报,分析情报,提出初步的行动方案和战略预判,下达命令等等。

大厅中央是一个硕大的实时海图沙盘,上面的信息一目了然一览无遗,包括洋流海浪,风速风向,海岛海礁,温度湿度,陆地距离,联合舰队各舰船的位置以及海上其他舰船的位置,最神奇还有对未来的天气预测,这都哪跟哪呀,这也太先进了吧,看到这里,王景弘心里起码有一万匹草泥马在奔腾,700多年前的明帝国海军就具有了现代海军的雏形,反而到了明末清末,华夏海军事实上变成了存在舰队,你说这后人得有多败家才能做到呀,真想把这些后人,一个个从地下扒出来暴揍一顿,解解心中的闷气。

王景弘知道这时代各种信息的精度和准确度还是很有限,实时也只是相对的,但整个指挥系统的思路是正确的,一步步扩展完善就是现代的指挥系统,制约这套系统的最大困扰便是探测设备,这时候望远镜还没有发明,通信只能在肉眼的可视范围内,也就是整个舰队往外推5到10公里左右,而且还受到环境的影响,超过这个距离就只能按照预先的计划执行,出现紧急状况则非常考验分队指挥官的指挥水平,结果很难预料,就算是在陆地,也一样有这个情况,只是没有海上严重。

这还真是一个问题,王景弘心里想,还得抽时间与马和好好研究研究。

杨光强,副指挥使,3岁,川省人氏,从小对大海无比向往,长大后加入朱元璋的水军,作战勇敢心狠手辣,在战斗中屡立战功,曾任水军总督,在组建联合舰队的时候,朱棣亲自点名出任副指挥使,相当于联合舰队参谋长,光头,人称光头强。

张立,副指挥使,36岁,安徽人氏,与朱元璋是老乡,后来追随朱棣,善战,勇武无比,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大功,官至陆军总督,这次也是朱棣点名加入联合舰队,任副指挥使,负责指挥海军陆战队,人称地狱魔鬼。

首先是光头强向王景弘详细介绍各部分的模块功能,包括有命令发布系统,通信联络系统,情报搜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海图制作系统,导航系统,环境监测与预测系统,最后是武器装备系统和海上作战系统。

此时的大明帝国,航海技术以及武器装备非常先进和完善,应该说超越这个时代,导航技

术方面分为天文航海技术和地文航海技术。

天文航海技术是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与船舶航行的位置,将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这种技术称为“牵星术”,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通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船舶位置、方向,最后确定航线,这项技术代表了此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最先进水平。

地文航海技术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了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海图、针路簿记载来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航行时确定航行线路就叫作针路,罗盘的误差不超过2.5度。

联合舰队装备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热兵器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比如碗口铣,一种可灵活操作的火炮;喷筒,是用于水战、攻城掠地、杀人放火、居家旅行的必备神器,水陆通用;同时还有最新发明的武器“赛星飞”,是世界上最早的水雷雏形。

庞大的舰队,最关键的还是通讯,船与船、分船队与分船队之间、指挥、调度、协调等等相当复杂,在没有雷达,没有无线电,没有手机的情况下是怎么做到指挥顺畅的?这才是王景弘今天最为感兴趣和最想了解的方面,听了光头强的讲解,终于恍然大悟,除了保持紧密的队形外,舰队还配有交通艇传递信息和命令,白天通过不同的旗帜组合进行通信,晚上则通过灯光和音响组合铜锣、喇叭和螺号进行通信,这套系统非常复杂,需要专门的通信人员,有点像现代的摩尔斯电码,只是没有摩尔斯电码简单明了。

了解这些后,王景弘决定在适当的时候推出摩尔斯电码,当然咯,名字必须叫王景弘电码,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把后世的摩尔斯气死,想到这里,王景弘不自觉发出了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笑声。

接着是副指挥使张立介绍海军陆战队的情况,这次出征的总人数差不多2000人,其中海军陆战队有15000人,分别来自各个卫所,组成了三个营,每个营5000人,包括:

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

骑兵:1000人1000匹战马;

炮兵400人(管理野战重炮及大连珠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