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接到王令的第一刻开始,各个小族就立刻响应了王族的号召,自主带着自己的族民,配备最好的装备就朝着坚固城进发了。

特别是那些与王族族地接壤的小氏族,此时他们的人马最快的已经进入了中部二族族地。

这是一次轰动的事件,后土领域有史以来第一次全氏族动员,这样的事件不仅仅会加速坚固城之战的结束,更会对后来的事件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接到王令的各个氏族都在派兵增援坚固城同时,西部二族的族民则是忧心忡忡,眼看着自己这边就要成为众矢之的,焦虑者有之,恐慌者亦有之,更多的人,其实更想遵循王令,以求自身平安。

但是投降就意味着要出卖族长,这种想法一旦讲出来就很可能被所有人所唾弃,王令刚刚下达,就表现出对自己人的不忠诚,这是谁都不能容忍的,就如同卫亚卿所想一样,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

看着属下送过来的书信,金戎心情是复杂的,作为族长的他,本就要为了全族人的利益做出牺牲,王令上说的也很清楚,只要投降就只追究自己和铜方的责任。

这道王令的确是一种选择,但是自己还有近七万大军正在回援的路上,城下剩下的不到十二万的人马,未必能攻破固若金汤的坚固城,与其主动投降,不如逼王族和谈。

不知道其他两道王令内容的金戎是心存侥幸的,也是不愿意轻易屈服的,这,也是黄尚和卫亚卿想看到的。

昨夜败退的铜方,此时正藏在坚固城外的一座村庄里,他和信息闭塞的金戎不同,三道王令的内容他都看到了。

也许是西部二族天性的驱使,即使看到了另外两道王令的内容,铜方仍然不愿意屈服,强硬似乎从来就是西部二族的代名词,在还有希望坚守城池的情况下,铜方的想法和金戎出奇的一致。

随着三道王令的传来,大战,暂时打不起来,双方都在等待各自的援军,一场更大的大战正在酝酿着。

最先抵达的是坚固城不足七万的援军。

28日巳时五刻,当初的八万青铜精锐终于来到了坚固城百里之内。

很快,一直躲藏着的铜方便与赶到的援军会和了。

卫亚卿已经一日不曾攻城,刚刚在兑河经历一场大战的这支人马又经历了长途行军,他们似乎也没有太多精力发动一次突然袭击。

修整,是这支疲惫之师目前最需要的。

29日午时初刻,第二支人马也到了,这是一支杂牌部队,由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氏族组成的杂牌军。

这些部队穿着不一,装备各异,但是集结的速度却是很快,这些人都是随着王令到达便自发组织,自发赶往坚固城的,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去集结,一到达坚固城,他们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一支独立的队伍。

王令到达的时间有先后,因此此刻集结的人马并不是所有小氏族的人马,据卫亚卿估计,如果所有小氏族人马齐聚之后,应该有五万之众。

看着城下密密麻麻陆续赶来的人马,金戎心中十分吃惊,消息不通的他根本就弄不明白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据他所知,艮河平原一战王族有九万大军卷入战场,兑河平原之战七万大军卷入战场,加上东北防止青碧国入侵的五万大军,二十一万,应该是王族能调动的所有人马才对,这突然出现的杂牌部队究竟来自何方,金戎对此是毫无头绪。

同样的,自己的援军在昨日抵达,金戎也是知道的,所以,虽然对刚来的杂牌部队有些忌惮,金戎心中也是不惧的。

有了新的人马加入,对铜方率领的七万大军也有不小的影响,本来准备今日以七万大军的装备优势冲击医明的北面大营的他,此时也中止了计划。

新的人马就是新的变数,作为族长的铜方不会拿着仅有的七万人马去冒险。

铜方的心思,卫亚卿也是猜的到的,七万大军不是七千人马,要想趁夜绕过西面和北面大营是不可能的,因此,选择最薄弱的北面大营突破是铜方的最佳选择。

为此,卫亚卿特地将新赶来的小氏族人马分配给了医明,以防备铜方大军突袭。

平原上的战斗,没有太多计策可用,要么对峙要么就是生死搏杀,一旦发生大战,便能在最快的时间里分出胜负,所以,现在的双方是不会轻易动手的。

在对峙中,一日又过去了。

30日辰时正,剩下的小氏族人马已然全员到齐,总兵力五万有余。

30日巳时六刻,中部二族后续援兵万余人抵达战场。

随着王族援军的陆续抵达,城中的金戎是愈发的吃惊,城外的铜方则是愈发的不敢轻易出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