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考试制度大改革批林批孔如火如荼

1974年1月

新年刚过,批林批孔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张铁生的白卷事件引发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重大问题,确实令人深思。临近期末了,我们经历着几百年来从未有的事,这就是考试制度的改革,这是当前教育战线的一件大事。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学校通知采取开卷考试、同学评分的方式。于是全班同学参加了数学、理化等各科的开卷考试。考完后各科成绩由同学们按照学习态度和平时成绩为每个人评分。谁都想要高分,我也一样,结果班里吵得不可开交。黄老师劝告大家不要吵,说学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同学们将分数看透,不做分数的奴吅隶,真正树立为革命而学的正确态度。

考试结束后开始放寒假,没几天便迎来了春节。过节了,大人小孩都欢天喜地的。这些年来,各家定量的清油都少得可怜,过节用的油要攒一年。现在好了,除了清油,又有了棉花籽油,姥姥炸油果子和丸子时不再为油发愁了,只是这棉花籽油冒出的黑烟呛得人喘不过气。

寒假作业中有一项:认真读列吅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光辉著作,并结合□□的《实践论》写一篇心得笔记,感觉很难啊,简直无从下笔。

1974年2月

近日《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风靡全国。12岁的北京小学生黄帅成了人人皆知的人物。起因是这个小学生和她的班主任有点矛盾,小学生给北京日报写了封信。北京日报刊登了这封信,并加了编者按。按语说:“这个12岁的小学生以反潮流的革命精神,提出了教育革命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在教育战线上,修正主义的流毒还远远没有肃吅清,旧的传统观念还是很顽强的”…….。现在新江日报等各大报刊都转载了这封信,北京的红小兵小将就是敢想敢干。

人民日报发表了黄帅写给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王亚卓同志的一封公吅开吅信,信上黄帅对王亚卓同志的错误看法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黄帅的大方向完全正确,精神可嘉,值得我们学习。不过信中的有些言语有些过分,毕竟王亚卓还是同志。

开学后的这段时间天气冷的厉害,最低气温已降到零下32℃,最高也只有零下十几度。教室里的炉子不好,冻得简直坐不下去,握笔也握不住。一连几天,到校后就上一节课,之后回家自学元旦社论和报纸上刊登的批林批孔文章。

1974年3月

校革委会主任向全校传达了中吅共中央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其中5号文件中提到河南一个中学生的悲惨遭遇,激起了同学们的极大愤慨。这充分说明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回潮现象极为严重,也充分说明目前正在进行的批林批孔运动是何等及时、何等必要!

文件传达后,校革委会动员全校师生揭发我校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现象。这些天,扑天盖地的大字报飞满校园。同学们个个口诛笔伐,深刻揭露我校师道尊严、考试制度等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种种事例。我们年级几位同学贴出一张轰动全校的大字报,这张大字报以漫画的形式描写了我们年级去年升学考试的情形。漫画中将考场描绘成地狱一般,将一个个的监考老师画成伸着细长脖子、瞪着铜铃般眼睛的妖魔鬼怪。这张大字报认为那次的升学考试完全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典型事例,必须要狠狠批判。没几天,六班又贴出了另一张大字报,题目是:“喂,漫画,你的矛头指错了!”这张大字报认为那张漫画丑画了老师,破坏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因为老师们也是受害者。不想次日三班又贴出一张“究竟是谁的矛头指错了?”大字报中用词激烈,来势凶猛。这几张大字报激起了我们年级的热烈讨论,不同看法的大字报又接二连三地贴出。校园里热闹极了,我和很多同学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有没有新贴出的大字报。不几日,校革委会又组织了教师批判会,不过大家的积极性都不高,没几个认真听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天下午,校领导召集高一年级开会,通告一位姓赵的同学提出退学申请,原因是他没有考上高中,本应下乡插队,他的家人通过走后门挤进了高中,现在通过批林批孔提高了认识,决心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退学回到农村插队去。这一行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支持,校园里贴满了“坚决支持赵XX的革命行动”等大字报和标语。大家认为这一举动以实际行动批判了孔老吅二的“学而优则仕”和林吅彪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的反吅动谬论。也有些同学认为既然上了何必退呢,再说走后门上高中可不止几个人。我觉得这种说法太没原则了。

1974年4月

清明节到来了,与往年一样,全校师生前往烈士陵园扫墓。结果乌市十八中在扫墓时遇到一群社会上的流氓,他们拦截部分同学和老师,强行抢走了回力鞋、军衣和食品,并行凶打人,简直是猖狂之之极。我们一定要提高革命的警惕性。

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的斗争总是错综复杂的。最近对晋剧《三上桃峰》、坏戏《不平静的海滨》和短篇小说《生命》进行了批判,还有可恶的意大利记者安东.尼奥尼拍的反吅华影片《中国》。《三上桃峰》这部大毒草是为刘吅少吅奇、王光美的反吅动路线翻案;《不平静的海滨》歪曲了工农兵的伟大形象;小说《生命》攻击了□□;反吅华影片《中国》更是严重歪曲污蔑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些充分说明了当前国际、国内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

回想我自己不禁有点惭愧。话剧《不平静的海滨》在乌吅鲁吅木吅齐人民剧场演出时,我觉得很好看,一连看了两遍;另外我在心底里还很怀念去年考高中时那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岂不知这一切都是错的!这说明我的路线觉悟还很低,这样就很容易中毒上当。以后一定要加强学习、多加注意。

1974年5月

“五四”青年节之后的一天没有上课,全市各中学全体出动,外加部分机关干部,热烈欢送在批林批孔的凯歌声中,74年首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百货大楼一带的主要街道人潮涌动,欢送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阵阵。我们和许多人组成了热烈的欢送夹道,伴着欢快的音乐和响亮的口号,一辆辆满载知识青年的卡车在人群中缓缓驶过。他们每人胸前都戴着大红花,这当中也有我们初中时的老同学,我和几个同学向他们赠送了礼物。想想明年卡车上的人就是我们了,心情不禁有些激动。

最近我们听了刘胡兰的入吅党介绍人吕铭同志作的报告,她非常详细的介绍了刘胡兰的生前情况,还讲了几个生动的小故事,很让我们感动。刘胡兰为革命献身的年龄比我们都小,她坚强的革命意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相比之下,我们班现在的情况并不好,首先是纪律十分涣散,有的同学上课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特别是政治和外语课,有的人甚至当着老师的面,背着书包大摇大摆地走出教室,连个招呼都不打,简直把教室当成了茶馆。

班里有几位同学加入了光荣的共青团,这也是我的奋斗目标。最近2位表现突出,平时和我很要好的团员找我谈话,说下一批团员有可能发展我,并指出我的不足之处。我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决心认真改正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英雄人物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

1974年6月

开门办学好!这是近期出现的一个响亮口号。校革委会召集我们年级开了动员会,这个月我们要走向社会,到广阔天地去,向贫下中农学习,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开门办学,这真是件可喜的事情啊!

一个晴朗的日子,全班带着行李顺利到达七道湾。之后拖拉机又将我们拉到二大队的队部,队长代表贫下中农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队里将我们安排在放农机工具的院子,打扫了住处后,男女生分别住进两边的大房间里。

开始劳动了。每天我们很早就起来,学习一小时报纸上的批林批孔文章,然后跟着贫下中农一起拔草、间苗、种土豆、割白菜等等,学会了不少农活。天气越来越热,蹲在地里干活一干就是一天,站起来腰酸腿疼、两眼冒金星。一天三餐又基本都是苞米面和炒葫芦。班里有的人开始大发牢骚,说什么:“出的牛马力,吃得猪狗食”,还有的人溜回家并偷队里的葫芦。黄老师及时组织我们召开了班会,这种言论和行为遭到大部分同学的批评。

在田间地头,贫下中农利用休息时间为我们做了忆苦思甜报告。妇女主任向我们讲述了旧社会受的苦,之后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现在生活的多么幸福,但是千万不能忘本,听说有的同学整天吃苞米面就觉得受不了,可我们在万恶的旧社会经常一天连一顿饭都吃不上,更谈不上吃苞米面了”。

虽然劳动很辛苦,但大家热情不减,特别是锄草时暗地里展开了竞赛,劳动效率越来越高。收工时看着锄干净的地,我体会到劳动带来的一种快乐。我们的住处没有自来水,需要到比较远的地方挑水,很多同学都不会挑水,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挑。我每天坚持早起一会儿,在一个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学会了挑水,这让我觉得很有收获。

学农劳动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和二大队的贫下中农开了一个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开得很感人,贫下中农代表纷纷发言,对我们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班里的同学和队里的社员分别表演了节目,会上的气氛很热烈,“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会后社员们拉着我们的手亲切交谈着,处处透着一种难舍难分的感情。

这一段的学农劳动使我们体会到:农村需要我们年青人去建设,年青人更需要到广阔天地中去锻炼。

1974年7月

“七一”之后的一天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我光荣加入了共青团!在鲜艳的团旗下,我和同一批的新团员举起拳头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吅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吅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吅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在宣誓会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我已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但是组织上入了团不等于思想真正达到了团员的标准,今后我一定要继续努力,将来争取加入伟大的中国共吅产党,立志做一名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期末考试于7月中旬开始。这次各科都是开卷考试,并且提前发到每个人手中,其中化学考试是描绘出元素的周期表,大家照葫芦画瓢就算了事。交卷之后黄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评教、评学和评卷。改革旧的考试制度是教育革命中的一件大事,是无吅产吅阶吅级的新生事物,不过也有不完美之处。通过这一学期的实践,我感到语文、政治采取开卷考试确实提高了我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可是数理化和外语就不同了,这学期同学们学习的自觉性明显降低,数理化做题做得很少,外语单词也不用背了。我和几个同学议论着,好像这学期没学到啥东西,像这次化学考试画一张元素周期表也没什么意义。如果开卷和闭卷考试结合起来,岂不是收获更大一些?

1974年8月

放暑假了。假期组织了学习小组,没有布置什么暑假作业,主要是学习列吅宁的“共青团的任务”、□□“改造我们的学习”和“整顿党的作风”等文章,同时遵照□□“读一点法家著作”的教导,学习报纸上的关于儒法斗争的评论和文章。通过学习,使我受到不少启发,懂得了一些道理。学习马吅列主义、□□的著作,最重要的是把这些光辉思想运用到实际当中,这样学起来才最见效。

除了学习,我们小组听说校办中药厂的中药快断了,于是我们几个去解放军菜地附近采药,可是今年太旱了,连草都干吅死了,半天都没有采到多少。快开学了,我们小组骑车去了七道湾。学农劳动时和那里的贫下中农已打成一片,我们的到来受到社员的热烈欢迎。一位大嫂热情地请我们去她家吃饭,她麻利地和面、抻面又炒菜,一会儿就做出一顿很好吃的西红柿、茄子和辣椒拌得拉条子,我们吃得很过瘾。临行又到地里为我们每人带了一兜新鲜蔬菜,收获真不小。没想到我们很高兴地回到市里时遇见了2个男生,几日后他们在班里的活动日中大放厥词,说什么我们哪里是想念贫下中农了,分明是去占人家的便宜了,弄得我们有口难辨。

1974年9月

开学后我们升入高中二年级,成为全校的最高年级。开学后我们班先到校办农场劳动了2天。播种时,我和几个同学只图快,没有认真平地就将种子播了下去。校办农场请来的一位农民大吅爷过来检查时,很生气地说:“这地高一块、低一块,麦苗长出来浇水时,有的浇不上,有的被淹死,这样干活咋行”?随后,他抄起一把铁锹开始平整地,我们也赶紧跟着干起来,心里充满了惭愧,同时也为这位农民大吅爷的主人翁精神深深感动。

月末的一天,市一中、二中等10多个中学的学生来到我校,共同召开了批林批孔大会及其□□书写反吅动标语、起草□□纲领的郭守义三犯,并听了公吅安部闫正华同志的报告。这个会开得很好,使我对阶级斗争的尖锐性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三犯其中两人都是我校的毕业生,由于他们平时不加强思想改造,今天竟成为强大的无吅产吅阶吅级专吅政的对象,这是多少触目惊心的事实啊。我们一定要吸取他们身上的经验教训,从小事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名副其实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继《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之后,革命样板戏一个接一个的推出。这学期我们又观看了《龙江颂》《杜鹃山》等样板戏,可是每看一次就要交一篇观后感,这让许多同学对样板戏没兴趣了。

1974年10月

这学期我们班的组织纪律非常涣散,迟到、旷课、上课不听讲的现象很普遍,我自己也如此,上课经常迟到。同时班里男女生之间也发生了不少矛盾,甚至发展到相互对骂的地步。一天下午我们一群女生正往教室走,几个男生在门框上方放了一个破脸盆,我们推门进入时,一下砸到了我和另一同学的身上,简直是太可恶了!看到班里和年级的情况,我写了一篇广播稿,题目是“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内容主要是针对班里和年级中纪律涣散等现象写的,说明这些人无视于学校的组织纪律,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走了下坡路。没想到校广播站播出这篇文章后遭到班里几个男生的讽刺挖苦,真是莫名其妙!针对这些歪风邪气,高二年级准备在团内开展□□,但是各班响应得并不积极,看来继续革命真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大问题。

现在课堂上很难学到啥东西了,我和一部分同学开始暗中传看旧小说。拿到《青春之歌》后,我几乎一口气将它看完。这本书实在是太好看了,主人公林道静从一个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共吅产主义战士以及卢嘉川等一批革命者的斗争经历深深打动了我。对待旧书我觉得应当用批判的眼光去读,不过我认为这样的书实在算不上毒草。

1974年11月

电影《闪闪的红星》放映了。校革委会向我们传达了“关于掀起向《闪闪的红星》《向阳院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及铁柱学习的新高吅潮”的文件,目的是结合当前的形势,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政治思想教育。《闪闪的红星》学校一连组织我们观看了2遍,影片中冬子妈为了群众的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壮烈牺牲的情景在我心里引起很大反响。还有坚强的冬子勇于同地主恶霸胡汉三斗争的事迹让我们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看罢电影后,一是要求写观后感,再有就是各班组织召开“学冬子、找差距”的主题班会。班会上同学都积极发言,表示要向潘冬子学习,努力接好革命的班。一时间,无论走在哪里,都能听到“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这支动听而又强有力的曲子。

一天上午,校工宣队杨队长召开了年级动员会,要求每个班轮流到□□水库劳动一周,任务主要是填沟。□□水库比较远,每人要自带干粮。同时每班抽吅出一至两人成立年级的宣传小组,我被老师安排到宣传小组。每天既要劳动、又要写稿件、刻小报,好不辛苦。工地上热火朝天,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到了中午,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干粮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吃着冰凉的馍馍、花卷或烙饼,就着同学从家里带来的泡菜和咸菜,感觉真香。

天气越来越冷,每天一早我们坐着学校安排的公交车开往□□水库。有一次差点发生了翻车事故,结果后面的车掉进了沟里;还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车坏了,郊外也没车可坐,后来摸着黑很晚才走回家。更有一天,上车时有点风,谁知出了市区后,郊外的风越来越大,几乎走不动了。车子勉强向前开着,可越走越不对劲了,从车窗外看去,狂风卷着飞雪呜呜呼啸着,漫天遍野只剩下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见了。不一会儿,一块车窗突然碎了,寒风夹着飞雪迅猛地扑进车里,我们一边惊呼,一边躲闪着,顿时缩成了一团。这时,车子再也无法前进了,可是调头也不那么容易。司机师傅让我们全体下去帮着推车,我们在外面冻得哆嗦不说,连风带雪吹得眼睛都睁不开。师傅告诉我们,这就是“白毛风”。就这样,在风雪中折腾了半天,午后才回到学校。下车一看,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是一层厚厚的雪。大家说可惜没相机,不然照个相最有意思不过了。从小到大,从未见过这样的天气,也从未听说过“白毛风”!真是经风雪、长见识了。

1974年12月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最近自治区党委向全市各企业、学校和机关单位的共青团员发出号召,决定打响扩建“青年渠”的战斗。新江日报专门发表了社论,阐明这场战斗的重要意义。

学校召开了动员会,我校的修渠地点是南山大西沟一带。因解决不了住地,去的人又很多,只能是各班自己找车,并自带干粮。校革委会领导在会上说:“这次的任务不同以往,从哪方面讲都是比较艰苦的”。团员们纷纷表决心,要以实际行动向潘冬子学习,不怕苦、不怕难,决心打好这一仗。

终于来到了修渠工地。工地上人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到处是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眼前的青年渠是五十年代修建的,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这次扩建是要将原来渠底的梯形加深加宽,并改为锅底形,这样可以增加近一倍的容量。不干不知道,一干才知有多难!首先要用钢钎将原来渠中的石头一块块的撬下来,再一块块搬到渠上面。然后用镐头将原渠加深加宽,之后再将挖好的渠底和渠面砌好石头,而且必须保质保量。渠底的石头最大,每块都是上百斤重的大石块。天气冷,土又硬,好不容易撬下来,再用绳子套上,拉到渠上边摆好,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还干不出多少。好不容易露出了一小段的土渠,用镐挖时,镐头砸在布满水泥和碎石的渠面,震得虎口生疼,也挖不动什么。中午吃饭时,大家一边嚼着带着冰碴的馍馍,一边看着我们的进度,不免有点丧气。这倒不算什么,要命的是工地的人太多,车子太少,有时一连几天都等不到车。终于学校下了决心,在工地上搭起了地窝子,又支起了几个帐蓬,于是我们带着行李搬进了地窝子和帐蓬。

住进工地后虽然很艰苦,但劳动时间有了保证。工地上请来了技术员,现场讲解怎样挖渠和砌渠。市文教局的团委副书记来到工地召开了誓师大会。大家摩拳擦掌、热情高涨。每天从早到晚,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修渠大军,听到的是劳动时发出的号子,耳畔回响着广播里传来的好人好事和激昂的歌声。工地旁边挂着我们的豪言壮语:“天寒地动何所惧,敢与困难比高低”。尽管是滴水成冰的严冬,但是整个工地那种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气氛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一天晚上,大家正在地窝子里休息,忽听广播里传来一遍遍急切的喊声:“各校同学请注意,马上到指挥部前卸水泥!”听到这喊声,我们象离弦的箭迅速跑向指挥部,只见几十辆装满水泥的大卡车停在那里。黑压压的人群伴着喇叭声、喊声和叫声,即将沉睡的大西沟沸腾了!时间刻不容缓,只听“八中的同学卸这边”,大家一窝蜂挤上去,背的背、扛的扛、抱的抱,经常是两人抢一袋,一转眼的功夫就卸完一辆。战斗结束后,月光下,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从头到脚都变成了灰不溜秋的泥猴,于是你笑我、我笑你,欢快的笑声久久回荡在寂静的大西沟。夜深了,同学们还沉浸在奋战的喜悦中,并充满感情地说:“这真是一次难忘生活中的难忘战斗啊”!

为了赶进度,班里分为挖渠、砌石、备料3个小组。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我和几个同学正在渠底忙活时,一块大石头从渠上滚下来,瞬间压在了我的腿上。幸而石头之间有间隙,一阵惊呼中,我的腿从石缝中安然抽吅出。同学们围上来问长问短,关切的神情让我从心底感受到同学之间的温暖情谊。

元旦即将来临,学校决定在工地度过新年。指挥部和学校为我们送来手套、口罩、咸菜、甚至宝贵的粮票和各种慰问品,还有从小学生到爷爷、奶奶们写来的慰问信。看着这些慰问品和充满感情的慰问信,我们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为自己能够参加青年渠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建设而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

今年的最后一个夜晚,黄老师组织全班开了小结会。会上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修渠劳动,班里的风气明显好转,同学之间普遍开展谈心活动,男女生从相互对立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每个人在劳动中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会后我们欢聚一堂,能歌善舞的同学表演了节目,各小组围坐在一起开始包饺子。

啊,1974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多么令人难忘!

1975年——“混”到毕业奔赴农村

1975年1月

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饺子,一边开着联欢晚会,在大西沟青年渠畔低矮的地窝子里,我们在欢歌笑语中送走了1974年,迎来了1975年的第一缕曙光。这将是令我终生难忘的一个新年。

现在我们干得越来越好,已到修渠的最后一个阶段—砌石。原渠通过加宽加深已大大扩展,而撬下来的石头远远不够。渠底需要大块的石头,渠两边则需要大小不等的石头,因而到河滩挖石头成为首要的任务。河滩里的水冰冷刺骨,几个男生干脆脱了鞋跳进冰冷的河水,站到河中间撬起大块的石头,我和一些同学则在河边连挖带捡。路程不近、路又不好走,我们用抬把抬着石头一趟趟地走到工地,并将这些石头小心码好。一天早上,到工地后发现前一天备的一堆石头竟然不翼而飞,这让我们的肺都气炸了。这阶段各校都缺石头,但不能无耻地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吧?我们到七中和九中的工地进行侦察,他们曾干过这样的事。这些石头凝聚着我们的体温和心血,经仔细辨认,确定这次是九中偷的,于是我们找到他们的老师,结果还遭到一群学生的无理围攻,简直太不讲理了!最后九中的老师答应还我们的石头,这才算了事。

修渠也不能忘记政治挂帅。一天市团委来人带领大家召开了战地批判会,深刻批判孔老吅二、林吅彪散布的胡言乱语,响亮的口号响彻工地。工程进度越来越快,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修渠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白天我们大干,晚上我们夜战。一连几个晚上,工地上拉起了电线,一排上百瓦的灯泡照亮了整个八中工地,叮叮铛铛的砌石声回响在寂静的夜空。终于在元月中旬的一天,我们完成了修渠的全部任务。经过指挥部的验收,全部合格!此时此刻,大家看着眼前整齐美观、呈现出宽阔的U形水渠,心情无比激动!

近一个月的奋战,虽然我们住的是简陋的地窝子,吃的是苞米面、大白菜为主的饭菜,每天都在干着抡锤掌钎、搬石挑土、举镐刨挖的艰苦劳动;虽然我们的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肩膀疼得钻心,不少同学都是带病连续作战,但是班集体的齐心合力、同学间的团结友爱和数不清的动人事迹,令我们每一个修渠战士终身不能忘怀。回乌市前,大家在修好的渠边合影留念,向大西沟满怀深情地挥手再见:“大西沟,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回到乌市不久,红色电波传来了喜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了,举国上下顿时沸腾起来。伴着满天星斗,我和同学们参加了游吅行。大街上到处都是热烈庆祝的游吅行队伍,锣鼓鞭炮和口号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是的,人们怎能不欢呼歌唱呢?这届政吅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