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是五月末,王源在蓟县呆了三天,通过商队给刘焉送来了两百副装备,刘焉因此欣喜地再次宴请蓟县众位宾客,并且很是开心地,炫耀着自己新得的两百副装备。

这个世界上没有蠢人,关于刘焉怎么得到盔甲的消息很快就走漏了,一时间,城西校场来了大大小小的世家家主,王源不胜其烦,把这些都交给了贾诩安排,不过价钱和刘焉不一样,每七个壮劳力一套盔甲,每十五个妇孺一套盔甲,价钱比刘焉贵了四成,这让知道消息的刘焉非常满意,他只需要5个就能够换一套盔甲,而别人是七个,足足多了他两个。

那些世家自然知道刘焉的价格,但是却没有办法,因为刘焉是刺史,是汉室宗亲,自然不能拿他怎么样,而这个王家公子显然也不是善茬,一千个精锐骑兵驻扎在校场,他们这些世家也不敢放肆,因此只能咬牙答应下来,蓟县大大小小二十三个世家,小世家一百多套盔甲,大世家三五百套,其中有一个据说是来自渔阳郡的土豪更是买了一千套盔甲。总计卖出了六千三百多套盔甲,其中大都是用妇孺来换取的,壮劳力仅仅换了七千人。

而刘焉听到这些世家的疯狂后,只能无奈的摇摇头,他的根不在这里,他只是来幽州当刺史的,只能寄希望于击败将要侵犯的黄巾后,多俘虏黄巾反贼来换盔甲了。

在知道了贩卖盔甲的成果后,王源和贾诩两人躲在营帐中大笑不止,派出黄忠在帐门外守候后,贾诩汇报道:“主公,总计六千三百套盔甲,这些世家大都用妇孺来支付,因此只有七千左右的壮劳力,八万左右的妇孺。”

王源乐呵呵道:“够啦,这一波够肥,而且我们卖的大都是广阳郡的世家,这些世家都是边疆的小世家,能够肥这么一波已经很不错了,我估计到时候广阳郡这一带的流民都会被他们捉来和我们换盔甲。”

王源这句话倒是没有说错,当知道一些草民就可以换取精良的盔甲后,这帮世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大肆搜罗流民,反正这些流民也不受律法保护,还不如捉来为自己的家族增加底蕴。

“呵!一群鼠目寸光之辈!”贾诩冷笑道:“主公,既然生意这么好做,我们不如联系大汉内部的世家?”

王源想了想,最后摇摇头道:“算了,我们的商队暗中去搜罗流民就行了,别去参合大汉那些世家大族的恩怨,想必这次黄巾之乱后,大汉内部的吏治会更加混乱,我们暗中搜罗流民,这样不引人注意,不会改变大势,又能够救下一些原本就会死去的汉人。”

贾诩点点头,他也认为应该谨慎一点好,可以说,为了培养袁绍,王源已经尽可能的努力了,就是不知道袁绍知道后会不会感到开心。

王源和贾诩在蓟县大规模地换取装备时,被贾诩安排在张角身边的钱通,也见到了张角。

钱通,字伯流,是一个很有天赋的新生代,年少时跟随母亲到处流浪,是一个不知道何时就会饿死的流民。被商队招揽运送到日本岛时已经十三岁了。在安顿好后,母亲被安排工作,而他则是安排进王源的义务教育学校,这之后,钱通就表现出了灵活的处事风格,口才越来越犀利。

他的表现甚至惊动了作为教育部特聘顾问的法衍,被法衍收为入室弟子,悉心培养,法衍没有因为自己是儒家,就固定死钱通的发展方向,而是因材施教,根据钱通的性格为人,向纵横家培养,年仅二十岁的他,已经是诸夏帝国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了。

“天公将军,我家主人说了,不知道你们需不需要盔甲?”说完,身穿青衣的钱通拍了拍手,让门外跟随自己的护卫抬着一个木箱进来。

张角身材削瘦,五官却很是清秀,五十多岁的人了,看上去却慈眉善目,让人很有好感。钱通心中对张角并没有恶感,哪怕他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造成了大汉生灵涂炭,但张角只是方法不对而已。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