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郑家只是一个开端,在接下来的日子,京城里又掀起了一阵风波。

郑家虽是平民,但是正因如此王族才会对他放心不下。若是其为朝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反而可以牵制住他,但是郑国一次次的拒绝朝廷的招募,使得朝廷失去了控住他的把柄。郑家本就是在统治阶层的团体之外,王族怎能放心他们郑家离开。其次,郑国对于这些贵族的一个很好的替死鬼,若是哪天民众唾弃王族,就凭郑国为秦修筑通渠,就可课让他成为箭靶,平复民愤。这样好使的工具,王族怎会甘愿放他离开。

但是如今的韩国朝堂上,已经不仅仅是要控制郑家这样的平民,还要控制住手握兵权的武将。韩国虽说兵力不足且缺少战力出色的名将,但是目前的局势若是这些武将见国家势弱,便轻易放弃抵抗或与国互通,那这些贵族的统治岂不是轻而易举就覆灭了,他们怎会不想法拼命的守住。其次,若是这些武将与国内的反对势力勾结在一起,那不是更加快速的颠覆他们的统治,他们又怎会不忌惮。

因此朝中的文官势力不断的上谏,建议王族将朝中手握兵权的武将家中的嫡系子孙接于王宫中教养,以后代为质,达成牵制武将的目的。

一时间朝中的武将势力怨声载道,对韩王的卑劣手段自是不忿,对以侠累为首的文官集团更是唾弃至极。但是既然身在京城,那便是是在王族的脚下。纵使手握万千兵马,也是在千里之外,是来不及调遣反抗的。

于是韩王亲自调遣亲兵,在三日之内将武官的子孙接到宫中,若是哪个反抗就地击杀。这次行动是韩王此生最雷厉风行的一次,然而却是用来对抗自己的臣子国民。

韩国本身就是重文轻武,而宰相侠累更是一手遮天。因此这些武将虽是愤恨,却也是无抗衡之策。不知是谁,竟想到了上任宰相张平。这些人已经是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意思了,竟是想着张平虽已逝世,但是张家的子孙还在,张家岁无人在朝中任职,但是张家的势力应该还在。最后集结了几个武将代表,去了张府寻求计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