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错怪你了,你不是妖人,魏爱卿说的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朕不应该只相信萧瑀一人之言,这个老东西,诱导朕做昏君,好在朕不是昏君。”一个宫女正在易坤的指导下给李二喂小米粥,李二喝得津津有味,另外一个宫女正在给李二揩去额头上的汗珠。为了这碗小米粥,易坤与御医们和宫女们争论了半天,才把事情搞明白。

把李二扶到卧榻上,公元二十一世纪后世身为中医,目前李二这个样子,易坤认为,就需要针对李二身体的情况给他调理一下,用什么东西调理?察脉观色,应该没有什么大碍,李二只是因为一时受惊吓,出了些汗,身体缺乏营养,这个时候,没必要用药材补,只需要用食疗的办法补补就可以使李二恢复元气。用食补,这个时候,要采取一种既能帮助消化,又能加强营养的食物。

看到李二额头全是汗,把宫女吓坏了,她们的第一反应是赶紧去请御医。

不是易坤小看大唐的御医,公元二十一世纪后世里,易坤在医专中医专业上学时,系统学过《医古文》,也系统学过《中医学史》,整个大唐,尤其是唐初,就没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医生。也许有的人就不同意,药王孙思邈呢,他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医学家。其实,在学《医古文》和《中医学史》时,易坤就翻阅过大量的资料,孙思邈自己也承认,他拿到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后,他表示这本书不好学,他自己都无法全弄明白。不是易坤自吹自擂,别的不敢说,《伤寒杂病论》他还是熟悉的,甚至爱不释手,只要一有时间,看的书就是这本书。中医学史上,除了神医华佗与医圣张仲景,真的没有高明的医生,这当然要排除那些默默无闻编写《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与《难经》的医学家,他们也是大医。

宫女们把尚药局的御医们叫来了,他们也与易坤一样,察脉看色,御医们经过商量,决定用药,易坤问用什么药,御医们提到了黄芪和人参这两种。

易坤就不赞成他们这样的做法,凭什么要给陛下用黄芪和人参?

虚弱就要补,黄芪治多汗,人参治虚。

要不是看在李二陛下的面子上,易坤真想扇这几个御医们的耳光,学习之人,最害怕不懂装懂一知半解的半瓶水医生,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给病人瞧病,几乎豪无章法可循,这样的医生会把病人瞧坏的,这几个御医就是这个样子。

他们动不动就拿《黄帝内经》说事,还时不时在易军面前背上一段原文。这实在是藐视经典,易坤搬出了《神农本草经》,用药必须依据药物学经典著作,看看黄芪和人参这两味药,《神农本草经》里怎么说的?给这些腐儒们背一段吧,不要以为老子不懂经典,黄芪,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御医们,请问黄芪是治出汗的吗?人参仅仅是补虚的吗?

御医们脸红脖子粗,说不上明确的道理,却歪着头还在那里辩论。

老子再给你们说说伤寒论,伤寒论里也一再明言,病人身患热病,多汗,觉得老是渴,想喝水,这种情况下才能用人参,现在陛下虽说有汗,但经过休息一阵,汗已经很少了,《神农本草经》说的很清楚,人参味甘微寒,这就说明人参是一种偏寒的药,本来陛下的腹部略微凸出,说明脾胃虚寒,脾胃有点弱,你们再给他吃偏寒的药,让陛下的脾胃如何消化?还有黄芪,味甘微温,是一种偏热性的药,《黄帝内经》里也说,辛甘发散为阳,黄芪既然是甘味药,就有发散的功能,主要用来治疗感受风寒引起的皮肤痈疮的药,你们所说黄芪是治疗出汗的药,哪一条有治出汗的说法?陛下本来脾胃虚寒,你们还要用黄芪发汗,把本来虚寒的脾胃弄得更虚,发汗伤阳气的道理,你们不懂吗?你们平时劳动过没有,劳动汗出后,你们摸摸自己的肚皮,什么感觉,是不是很冰凉的感觉,这就是汗出伤阳的道理,出汗会把身体里一部分热量带走,身体就会更加冰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