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古人云:乱世出英雄。大浪淘沙中自然会有许许多多英雄豪杰在乱世之中愤然而起、脱颖而出,也会有许
许多多命运多舛的盖世英雄壮志未酬过早谢幕,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公元188年(汉中平五年)金秋十月,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南麓。一个打扮怪异,背还背着一个高三尺有
余、长近四尺、宽有二尺左右接近长方体形状、用拇指粗藤条编织而成的硕大箩筐的长发“壮汉”,正牵
着两匹雄壮的骏马走进大山。这两匹骏马一看就不是平常的战马,其中一匹堪称“宝马龙驹”的黑色骏马
身高八尺有余,浑身黑漆漆毛皮发亮,如同黑缎子一般。肌肉壮硕四肢修长,四只马蹄大如海碗,浑身
下只有蹄腕处有一圈儿白色长毛,故名曰“踏云兽”。另一匹骏马黑色为底,浑身飘满了白色雪花,名
曰“雪花豹”。虽然不及黑色龙驹“踏云兽”雄壮,却也是难得的头等以的宝马良驹。这两匹宝马良驹
不仅神骏,身的装备也是非常先进,因为它们都被自己的主人装了在这个时代本不应该存在的“马
三宝”——高桥马鞍、双边马镫和最为关键的“U型马蹄铁”!
说这位长发“壮汉”打扮怪异,是因为他身的穿着打扮尽管也是“汉服”,却不是麻布或丝绸面料制作
而成,却是整张的野狼皮简单裁制而成。而且身还套着一件用三层野猪皮合制而成的又肥又大长可及膝
的“马甲”,将全身主要部位保护的严严实实,比那些军中制式的铠甲都要坚硬,仅仅是这件“马甲”至
少也要有三四十斤重;最为显眼的是,他的这件自制“马甲”的左右两侧还有两个巨大的“口袋”,里面
到插着二十多根一尺多长、箭头长达三寸、大拇指粗的铁桦木做箭杆的保命利器“甩手箭”。而他的脚
穿的也不是那个时代最常见的“草鞋”或布鞋,而是野猪皮制成的短筒靴。看样子这小子很懂得保护自己
要知道在所有的兽皮之中最坚硬最有韧性的就是野猪皮,这种成型野猪的皮因为浸透着各种油脂树脂而
十分坚硬,寻常的刀剑很难穿透。不仅如此,这小子前后胸部位第二层野猪皮面还有一个不仔细看根本
看不出来、直径足有一尺多的圆形镔铁“护心镜”,更是让他身体的中心部位得到了很好地保护。
这位从背后看去体型硕壮、身长将近九尺的“彪形大汉”,看到他那张俊朗坚毅的脸庞之后,你会发现
棱角分明、色如古铜的俊脸还带着少年的稚嫩,从他“束发”的情形来看,应该还不到弱冠之年。牵着
两匹雄壮骏马的怪异少年穿过茂密的山林,躺过几条小河,很快就来到“太白顶”半山腰一处高耸入云的
断崖之下。断崖下有一个用石块堆砌而成的“马厩”,高约丈六,顶部用大腿粗细的洋槐木、树叶、泥巴
搭了个顶棚,虽然简陋却也可以给自己的爱马挡风遮雨。马厩大门正对着山崖。门前的树木都被他用来修
建了马厩,形成一个足有后世篮球场那么大的空旷地带。
少年推开“马厩”的木质大门,将“踏云兽”和“雪花豹”带进去,在食槽中倒进细草和一些大豆搅拌均
匀,让两匹宝马自己去吃,自己背着背篓出了“马厩”,锁好木门,手脚并用地向高耸入云、草木丛生的
断崖爬去。健壮少年虽然背背着箩筐,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的行动力,四肢并用的他动如脱兔、捷如
猿猴、连窜带跳,转眼间攀距离地面约有五六丈高的一块平台。当他抬头看到一个贴在岩壁、色泽黝
黑、面还长满了深绿色苔藓足有一人多高、四五尺宽巨石的时候,冷峻的双眼露出了一丝笑意。
就在这时,他背的背篓那个正好覆盖了背篓口的藤条盖子忽然被人从里面掀开,长方形的藤条盖子翻过
去挂在背篓后面,一个小小的、乌黑的头发编成两个牛角辫的脑袋从藤条框里钻了出来,竟然是一个四五
岁左右如同瓷娃娃一样漂亮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儿伸出一双小手儿从后面搂住了少年粗壮的脖子,小脑袋
伸过少年的肩膀看着前面的巨石,欢快滴叫到:“哥哥,咱们到家了、咱们到家了!丫丫要吃荷包蛋、丫
丫要吃荷包蛋。。。”
“丫丫,别乱动,小心摔下来!”少年满脸溺爱地拍拍小女孩的小脑袋,轻声对在箩筐里活蹦乱跳的瓷娃
娃说道:“等哥哥搬开石头再放你下来,马就给你打荷包蛋吃。。。”
小女孩儿非常懂事儿地应了一声“诺”,马乖巧地停止了蹦跳。少年大步走到黝黑巨石前,微微弯腰伸
出一双粗壮的长臂抱住黝黑巨石,“嘿”地一声就将足足有一两千斤的黝黑巨石抱起来,向旁边紧走了几
步,“砰”地一声将巨石放在峭壁旁。一个基本算是椭圆形,高约六尺、宽不过四尺的洞口就展露在他
们面前。
因为正值中午时分,秋日的太阳高挂半空,明媚的阳光照进山洞,使得山洞内并不算太黑暗。山洞并不算
很大,洞深有四丈左右,宽约六七丈,高也不过一丈七八,所好的是“地面”还比较平坦。山洞里面显然
被人为整理过,“地面”和“墙壁”都还算平整光滑。一张类似二十一世纪的“席梦思床”的巨大木床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