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初为帅可当大任
垂拱殿,宋代皇宫大殿名称,乃官家平日处理政务、召见众臣之所,于福宁殿南。
殿有五间十二架,长六丈,宽八丈四尺,是皇帝“内朝”日常接见群臣商讨国家大事的地方,因此也叫常朝殿并不似崇政殿那般空旷威严,反而令人心生几分温馨,只是这种温馨唯是官家之感,对众位臣子而言,官家所在之处,皆具威严。
比武拜将一事,赵相公带回了结果。
杨延辉和杨延文两人中,谁来挂帅,官家心里已有决断。
交州平叛一事朝中相公皆不以为会发生大战,朝廷正义之师必定所向披靡。
所以,官家最终的决定并不影响什么,反正那两兄弟皆是天波府的子弟,谁挂帅又有何干系呢。
点将台依然在禁军校场,一大早校场外面就聚满了人。
今日的拜将可是官家亲临,仪式自然是隆重无比。
有官家的地方就没有小事,这一点朝中相公皆懂.
“圣驾到!”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一身龙袍的赵光义高坐龙椅,神情恬淡,独具帝王威仪。
“今日择帅,赐印。三日前,赵相公替朕主持了比武拜将一事,结果已经出来了。朕很欣慰,一次比武就涌现出诸多少年英雄,此乃大宋之福!”
群臣立刻拍马屁道:“圣之福,百姓之福!”
赵光义摆摆手,道:“杨延辉和杨延文二人各自独领三场比试魁首,两人虽各有缺点,但又能互补。朕原本也很难抉择该任命谁为平叛主帅,但细想来,两人皆是天波府杨门的儿郎,谁挂帅两人应当都不会有异议。”
“陛下英明,但凭陛下决断。”
这场面,赵光义就像个逗哏的,而群臣就是个捧哏的,一唱一和,仿佛提前商量好的一样。
这也是为臣的本事。
赵光义手指动了动,侍立一旁的陈公公朝赵光义躬身之后,从大袖里掏出一卷圣旨。
“杨毅杨延文、杨贵杨延辉、呼延必显、种谔何在?”
“草民杨毅、杨贵、呼延必显、种谔在!”
“朕绍膺骏命:时值太平兴国五年,国之以南交州叛变,朕当以重拳清扫,诀兵事之事,立擂台已决三军主帅,而定。时任云州观察使、左领卫大将军杨业之子杨毅杨延文为帅,杨业之子杨贵杨延辉为副帅,铁骑军指挥使呼延赞将军之子呼延必显、环州知州种世衡之子种谔二人为左右路先锋官,即刻启程接管广、邕二州三万兵权,以伐叛军大将黎恒......”
太监宣读完毕,赵光义从龙椅站起来,大袖一挥:“赐帅印、虎符!”
又有小黄门手捧托盘,盘中摆放着黄花梨木的盒子盛装的帅印,以及调兵虎符。
一身戎装的杨延文双手举过头顶一手帅印,一手虎符,再次拜谢。
汴京南门,天波府佘太君带着府中儿女在此为挂帅出征的四郎、九郎送行。
“四郎、九郎,战阵凶险,尔等兄弟切记不可贸然行事,尤以四郎,你为哥哥,虽为副将,凡是该当提点九郎,照顾弟弟。儿行千里母担忧,为娘希望你们兄弟二人皆能全须全尾的凯旋而归,可曾记得?”
兄弟两齐刷刷跪下,朝佘太君三拜之后遂起。
“我杨家虽有八百部曲,但有五百长随尔等父亲左右,府中只有三百,余下两百以作家将,今你二人各领五十为亲兵,他们皆是百战之将,战阵经验丰富,可保尔等周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