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清瑶进入了忙碌的初三下半学期。
与小伙伴的交流内容张口开口就是学习啦,考试啦!连小人书的内容都交流的少了。
城里的房子也不知道建成什么样了,清瑶也抽不出时间去看,毕竟她比别人要多学好多课程。
为了兑换名师讲课,清瑶的积分都缩水了好多,0393天天收积分,每天除了出去浪,就是催清瑶好好学习。
不知不觉,放农忙假了!
秋收开始了。
王家村出了大新闻,地里大丰收了!
清瑶天天围着锅台转,深藏功与名,增产化肥了解一下?
今年虽然算是风调雨顺,但是现在的产量还达不到高产,毕竟某位爷爷发明的水稻,东北还没那技术大方面普及
清瑶下化肥的时候也没敢弄太多,即使如此,亩产400斤的大豆也引来了各方面的注意。
省城还有人专门下来查看,留种,好处也是有的,收地都不缺人。
也有人下来检查,其他人家地都不够种,为啥她家这么多地。
查了手续,原来是挨着农场,要不然都没有这老些地,并且村里都没人愿意花钱担风险,才让王树墩捡了便宜。
扣除交给国家的集体的,剩下的粮食也不老少,还有交好的人家来换种的。
等秋收完,有的人家收的粮还不够自己家吃,老王家居然有余粮堆了一场院。
估计等年底再签协议的时候,大家看见了好处,她家就不能一枝独秀了!
老王家賺钱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清瑶都见到五六波前来借钱的了
果然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王树墩把欠的债还上了,手里头还有些许富裕,喜的李招娣天天绽开一朵菊花一样的笑脸。
全然不记得当初的反对和赌咒发誓这钱会赔了。
趁热打铁,清瑶抽空又跟她爷推荐了扣大棚带来的优势。
如果能扣大棚,她家就能自己种水稻育苗了,以后就能吃上自己大米。
现在的大棚对人工依赖性极强,没有后世的实时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控制。
但是老王家最不缺的就是人啊!
而且清瑶有技术啊,手把手的视频教学,清瑶完全可以粘贴复制给王树墩,不出三年万元户不是梦啊!
但是这事太过超前,王树墩作为一辈子的村里人,种地他不怕,但是花样种地他心里没底。
王树墩打算问问其他人。
清瑶一看他准备跟别人打听就知道没戏了。
都是一样的起点,谁比谁多了更多资本啊!
村里人都没听说过大棚,一打听,态度肯定就一个,没听过,没见过,不靠谱。
算了,她还是去镇上找陈宝吧,他名下的那三亩地,扣个大棚种点反季蔬菜啥的也够用了。
在百忙之中抽了空,清瑶风风火火的赶去镇上,到了巷子口,远远就看见了不一样的地方。
清瑶给的图纸有点类似于一进的三合院,但是由于院子宽敞,房子合围不上,倒是没有三合院的感觉。
一进院,哦呵,人挺多呀!左邻右舍,街头巷尾都来看热闹了吧!
再一看,什么速度,房子居然建完了!
陈宝正抱着一堆木料准备搭个花架子,妹妹回来了,他也有生活的动力了,一回头就看见清瑶用手搭在额前看热闹。
顿时气不打一出来,要不是打不过,他!他非得骂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