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皇帝曹芳的养母,郭太后同两位辅政大臣曹爽和司马懿的关系有些微妙。

以前,她对司马懿一族多少有些心怀忌惮。

倒也不是因为别的,只因司马懿是河内郡人氏,与被先帝赐死的明悼毛皇后是同乡,从前明悼皇后毛后在世时,对司马懿一族曾有不少关照。而当初郭太后刚进魏宫时,曾当过明悼皇后的贴身宫女,之后,曹叡废了毛后,扶她郭氏上了位。

碍于昔日毛皇后和司马氏之间的关系,她不能不存了提防芥蒂之心。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那些毕竟是陈年旧事了。

当前,郭氏和司马氏两家在洛阳城的境遇相似,皆是明面风光高高在上,实际备受冷落。颇有点儿同病相怜的意味。

况且,司马懿虽是几朝老臣,论年纪又是年长郭太后许多的长者,却能时时谨遵恪守礼仪,勤于请安,一直对年纪轻轻的郭太后恭敬有加,让人颇为受用。

想到这些,郭太后脸上颜色不由更加和缓了些。

“太傅真是太客气了,您年事已高,却时时记挂着陛下与哀家,为国事殚精竭虑之余,还特意送这首阳绿芽来,真是有心了……”

“老臣深受皇恩,更蒙先帝信任,以幼主相托,若不思殚精竭虑,以报圣恩,怎对得起先帝所托?”

司马懿口口声声不忘“先帝”,无形中将二人关系又拉近了些。

说话间,有一名鹅蛋脸儿的宫女端了茶点过来,新添了一个瓷盏,倒了一盏茶,放在司马懿面前。又手脚轻巧利落地将点心一一摆开。

几个描金瓷碟中摆了六七样糕点蔬果,皆御膳房精制的小点心,另一个莲花纹银盘里则摆着几样切好的时令水果。份量不多,却样样精巧。

郭太后端起凤纹茶盏,笑道,“这是太医院陈清和给配的方子,名曰九珍茶,配以人参等九种中药材,有醒神和益寿延年之功效,哀家饮后觉得通体清爽。太傅不妨也尝尝看。”

司马懿也端起茶,吹开表面浮叶,浅啜一口,回味片刻,不住点头道,“此茶入口甘醇,饮后通体舒爽,当真不错!”

“哀家也觉得这个方子极好。回头给太傅带些回去尝尝。”

过了片刻,司马懿观郭太后神色甚虞,乃试探道,“太后,臣有一事请教,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傅见笑了,哀家不过深宫里一妇道人家,见识浅陋,实担不起此“请教”二字,老太傅但讲无妨。”

“老臣近日虽然在府中歇养,却也时刻不敢忘记国事。听闻大将军意欲征西,此事非同小可,老臣心中甚为忧虑,只是多日不曾外出,不知……”

郭太后放下茶盏,拿一块银线绣牡丹的浅色帕子沾了沾唇,方敛色缓言道,“昔日文帝立下祖训:后宫不得预政,为的是避免汉末外戚专权乱政之祸。哀家久居深宫,恪守祖训,不问政事。朝堂之事,哀家怕是不能给太傅分忧了,还请太傅体谅……”

郭太后当着左右下人的面,话说得一派庄重得体,却非是咄咄逼人的口气。说到末了,面上犹带着令人心感亲近之笑意。

她言辞推拒得甚为委婉,而且理由也颇充分,前两任皇帝文帝曹丕、明帝曹叡都曾立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

“太后所言甚是,是臣老糊涂了,请太后恕罪……”

司马懿面上恭敬,心中却另有计较。他早就断定,明帝的这第二任皇后,并非像后宫传言中那样怯弱柔顺,绝非平庸之流。也难怪当初明悼皇后会败下阵来。

不过,他司马懿今日专程入宫拜访,自然是有备而来。若她真是位庸常妇孺之流,他也就没必要在其身上耗费这些功夫了。

“哪里的话,太傅言重了,您是几朝老臣了,功勋赫赫,忠心可鉴。倒是哀家,见疏识浅,些许妇道之言,不妥之处,还请太傅多担待些才是……”郭太后婉言道。

说着轻轻伸出右手,以指尖轻点一个装着莲子酥的瓷碟边沿,往司马懿那边略移寸许,浅笑着微微颔首,以示亲善。

这位郭太后一番姿态做的甚足,推得巧妙,进退有据,却又暗暗留了余地。

高手过招,讲的就是不动声色。

司马懿何等精明,三言两句,不着痕迹的几个来回,便将对方心思料了个七七八八。

“臣岂敢当。必当谨记太后教诲……”

心里有了谱儿,司马懿反倒不着急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