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学问之说
面对徐邦宁有根有据的言辞,刘侍郎显然已经有失分寸。
尽管他始终不承认自己对徐邦宁的判断乃是自己一厢情愿,尽管在座的所有监生都对徐邦宁刚才的一番话深感赞同,可是他却仍旧紧咬着徐邦宁大逆不道不仁不义不放手。
在他看来,徐邦宁整个“废长立幼”的主角,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也无论这件事因何而起,更无论所谓的长如何不堪,徐邦宁都是罪恶的,而且是不可饶恕的,必将遭到世人唾弃,遗臭万年,甚至要将他绑在历史荣辱柱上狠狠鞭挞,方能解心头之恨。
“大人,此事已不再是学生是否有礼嗣爵之事。”
“此事已涉及礼法之根本,乃学问之说。”
“事关学问之说,人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只要不违背仁义道德,大人又岂能言错?”
“正如科举之卷,千万举人就一题而答,各抒己见,然每年录取进士数百,大人难道就能肯定这几百进士对这个题目的答案就完全一致?”
“不过是谁更在理,谁更得人心罢了。”
徐邦宁言罢,在场所有监生都不由自主的点头称是。
京城会试,千万考生就一道题而作答,难道那些被录取的考生的答案就全都一模一样,全都讲的一个学问,一种道理?
非也。
学问之事,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只要没有超出礼法纲常,仁义道德,都是允许的。
所以现在,事关徐邦宁之事,已然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废长立幼,而是因为这件事,而引发的一种学术讨论,一种有关废长立幼这种做法到底能不能行,有没有违背礼法的讨论。
而一旦这件事不再局限于徐邦宁一人,那么这件事的论述就可以变得多样性,结果也可以是各种各样,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这也是徐邦宁为何要故意演这出戏的原因所在。
他要把这件事彻底闹大。
眼见学堂里的监生们都对徐邦宁之言表示赞同,刘侍郎脸色顿时一变。
“放肆!”
“此乃国子监,岂容你在此处胡言乱语,谄言惑众!”
“给本官滚出去!”
刘侍郎彻底失了分寸,也再无应对之法,所以说不过,就只能动手。
而徐邦宁作为国公府世子,他自然不敢直接动手,只好让徐邦宁滚出去。
他那气急败坏的模样,直让在场的监生们心神一震,而后均是摇头。
“刘大人,徐小公爷刚才所言甚是,此乃学文之说,非民事俗事所能概之,我等入国子监所为何者?不就是研学?既是学问之说,既是观点不一,此事为何不能细细研究以证对错?”
“对啊,刘大人这是打算不为我们授业释惑么?”
“唉唉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堂堂国子监竟如此乌烟瘴气,实在可悲,实在可悲啊!”
随着监生之中有一人发问,紧接着便是无数监生开始思考和反问刘侍郎到底何意。
毕竟涉及学问之说,岂有不问之理?
当然,其中还夹杂着一两个阴阳怪气。
那是王晨阳和李嗣源。
徐邦宁听到声音回过头去,只见这两人不知何时也来了这边学堂。
国子监内的学堂和考场一样,都是分开来的,类似于现在的教室。
王承阳与李嗣源原本都在另外的学堂,所以徐邦宁之前在这里并未见过他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