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十多天已经过去。
此时正是三月下旬,暮春时节,一场小雨将雒阳城洗刷的格外清新。
草木滴翠,花影扶疏。
残存的水珠被阳光映照着,让整个雒阳城如梦似幻,宛如从图画中拓印出来一样。
一辆驴缓缓车行驶在道路,不时停下来,向周围人家询问方向。
车内的男子已过而立之年,身着华美的服饰。
这时候有些郁闷的靠在狭小车厢,心里头万分怀念着自家宽敞的牛车。
由于当今皇帝忽然爱乘驴车,导致雒阳城中许多官僚士大夫竞相模仿,一时间以为时尚。
这不仅让市面驴价陡涨,还让那些不喜欢驴车的,也被迫乘坐,生怕惹来什么非议。
“主家,已经打听到了,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
车帘被小心掀开,一个老仆打扮的人,侧着脸说道。
车内男子精神陡然一震,立即坐直道:
“那还等什么,还不快赶车!”
“喏。”
老仆低声应答一句,赶着驴车继续前行。
男子面色欣喜异常,联想到自己一连寻找几天,才终于打听到了地方,其中的苦累可想而知。
看来写那《三字经》的人,并不在意什么名声,或许只是为了教导世人,才让经书流传出去的吧。
这样的人物,必定是当世不出的大贤,否则也写不出那样神妙的经书。
联想到此处,他不禁开始整理衣冠,唯恐乱了什么礼数。
不多时,驴车又停了下来。
还未等老仆说话,男子已是迫不及待的掀起车帘一角,着急的问道:
“莫非是到了?”
老仆有些尴尬的答道:
“回禀主家,就快到了,可是这路被堵住了…”
男子不解道:
“在这帝都之中,何人胆敢堵路?”
“这…这…”
老仆期期艾艾,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男子也不再问,直接揭开帘子,却被眼前景象,给震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那街巷之中挤满了人,有老有少,有贫有贵,纷纷将目光对准一处院落之中。
有人伸长脖子,垫着脚尖,想要看看里面情况。
也有人微闭双目,偶尔还会摇头晃脑,似乎悟出了什么道理。
还有一些顽劣童子,爬到屋顶树梢之,却也不嬉戏打闹,只是在侧耳聆听什么。
更有一些妙龄少女,打扮的花枝招展,虽然躲在一旁,却不时遥望院落之处,似在期待什么。
人群黑压压的一片,粗略看去也有数百之多。
却一点声音都没有,让人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破坏了这层意境。
男子轻轻走下驴车,但闻风中传来断断续续的声音,连忙侧耳倾听起来。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相传褒成宣尼公还在鲁国之时,有一次坐着马车出门,看到有个叫项橐的童子,在路玩着筑城的游戏…”
“学问是没有止境的,连那样的伟大圣贤,尚能勤学不怠,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所以子曾经曰过,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向学的人,方能承教最多…”
听到此处,男子不禁微微拊掌:
“虚心向学,承教最多,实在是妙哉、妙哉!”
这时,男子的衣袖被轻轻拉扯,顿时让他不悦的看向老仆,低声道:
“你做什么,没见我听到妙处了吗?”
老仆委屈的瘪瘪嘴,指着不远地方道:
“主家,老奴好像看到了蔡大家!”
男子微微一愣,随后惊讶道:
“蔡大家?他不是十余年未回京了吗?”
顺着老仆手指的方向,男子看到一名腰间挂笛的老者,正带着名抱琴少女,立在墙边垫脚观看。
皱眉看了好一会,男子才展露笑颜道:
“果然是蔡大家,没认错!确实没认错!”
蔡大家既是蔡邕,精通音律、善工辞赋,更是创造了飞白书体,一时被称为大家。
于是男子快步走了过去,作揖道:
“蔡公回京,怎么也不提前通知一声。”
那老者明显吓了一跳,也是端详了好一会,才试探的问道,
“莫非阁下是文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