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和黄大道相处的这一段时间,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尤其是开始认字之后,真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黄大道一字一句给自己讲解了《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比起父母给自己讲的道理,简直是云泥之别!
姚玉有时也在想,“像黄大道这样的男子,在下庄寨怕是再找不出一个来了!”
姚玉听黄大道讲习久了,有时候温习学习的功课,就想起黄大道一本正经的样子,甚至有时就忘记了功课,全去想黄大道好笑的事情了!
黄大道又何尝不是,教授姚玉时间越长,越发现姚玉记忆力之好,领悟力之强,有时自己也甘拜下风。而且姚玉在学习上用功之勤,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憨憨的样子非常可爱!黄大道有时躺在床上,想着白天姚玉的一颦一笑,自己也嘿嘿傻笑起来,真有“中心藏之,无日忘之”的味道。
曹实和范衍见了黄大道躺在床上傻笑,往往不明所以。
“黄兄弟是傻了吧?”范衍打趣地问曹实。
“嗯,看样子是!”曹实假装老实地回答。
黄大道知道他们开自己玩笑。但是心中的快乐他们两个又怎么能够体会得到呢!想着姚玉,心里就是乐开了花!
看着黄大道来下庄寨的时间不长,倒比自己过得还快活,范衍觉得不可思议。
黄大道和姚玉两人处得久了,很有种心有灵犀,相知相亲的感觉。
姚玉见黄大道整日都穿着一件黑黑的棉袄和棉裤,既不合身,又不干净。回到家里,拉着母亲好不容易找了布匹和棉花,想着要在腊月底前给黄大道做一套衣服。
姚殊当然明白姐姐的心思,也帮着给姐姐打打下手。
日赶慢赶,抵近月底,终于将衣服做得成型了,可惜这剩下的布料和棉花又不够做一条裤子。姚玉狠狠心,干脆绞了自己的一条棉裤,又没日没夜地给黄大道赶做裤子。
自从黄大道教授姚玉、姚殊两姐妹后,一起拾柴的小伙伴也有不少前来学习的,时间一长,跟着黄大道认字的居然有了十来个小孩。在大家提议下,一伙人干脆承包了黄大道拾柴的活,专门让黄大道腾出手来教授识字。
黄大道有时候自己都感觉好笑,古人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和颜如玉有没有不知道,但是书中自有柴草现在倒是肯定的。姚玉对此也开玩笑,“现在的黄兄弟,就好像我们请的先生一样。”从此,“黄先生”还真的被下庄寨叫开了!因为教授识字的原因,一众乡亲对黄大道也热情起来。姚玉、姚殊的父亲专门将自家屋子腾出一间,留给孩子们学习。
这时的黄大道才知道,原来姚玉、姚殊姐妹的父亲就是姚逢春他们在路上一直说的那位大堂主!
下庄寨总共四百来户人口,其中姚姓占了不少,另外就要数侯家、甑家、李家、张家等四姓人数较多。姚玉的父亲姚洪恩本来在族中辈分就长,加之性格急公好义,古道热肠,以前贩卖私盐,往来河南、山东、安徽之间,结交了不少江湖好友,带着十里八乡的族人乡亲混得一口饭吃。庄中有时遇有纠纷,或者遭遇劫匪,大家不愿告官,都找姚洪恩帮忙,姚洪恩成了远近闻名的响捻子。
后来,河南、山东、安徽共十八股捻首,齐聚安徽亳州雉河集,江湖上称“十八铺聚义”,正式扯旗起事,对抗清廷。此次聚义,皖北响捻子张乐行被推选为大汉盟主,盟主下建黄、白、红、黑、蓝五旗军制,另再建镶黄、镶白、镶红、镶黑、镶蓝五色边旗,仿照满清八旗进行统领。十旗之下再分各小旗,每旗视人数多少可以再分,最少一股十来人。姚洪恩当年也前去参加聚义,拜在白旗领旗统领龚瞎子麾下,乃是龚瞎子手下二十八宿之一。姚洪恩在白旗下自领一旗,坐镇湖北下庄寨,成为远近捻子中响当当的人物。姚逢春则又在姚洪恩手下领一小旗。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九,姚玉趁着黄大道来家教学,拿出缝制好的棉衣棉裤送给黄大道。
黄大道受宠若惊,拿也不好,不拿也不是。黄大道明白,一套棉衣太贵重了,就算在板桥集寨,普通家庭也要好几年才会置办一套。当时姚逢春从板桥集抢来的衣服,姚大嫂没有舍得留下一件,全部托人送到县城卖了钱换成粮食。
姚殊在旁边看见黄大道不好意思,赶忙说道,“这可是姐姐一针一线缝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