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上午九点半,太阳高升,车站里的气温也逐渐升高。
刘轩一手扛着接站牌,一手推着王大志的旅行箱,小小的眼神里,有着大大的疑惑。
我到底是来干嘛的?
徐经理不是说这一趟是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吗?
为什么我一直在做运货小哥。
在他的身后,秦言引着王大志往地下车库走。
“您这一趟很辛苦吧,从燕京到沪市可不近。”
秦言寒暄的时候,一直在用余光观察着王大志的衣着以及身体各处。
身上衣服款式比较新潮,说明他思想上应该偏向于拥抱潮流,不死板,鞋子和手表都是牌子货,不算便宜,说明不缺钱,经济尚可。
手指微微发黄,绝对是个老烟枪。
王大志脸上带有几分疲惫,感慨道:“倒也没太累,高铁还是很快的,凌晨12点半的车,今天上午就到了。”
“国家这几年科技发展速度太快了,想当年我去上大学,只隔着一个省,坐那种绿皮火车至少要一天一夜。”
秦言附和着点头,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烟。
烟是出站口等人的时候买的,当时想的是有备无患,现在果然用上了。
秦言将烟递过去,王大志略感意外的抬了下头。
“来一根吗?”秦言面带笑容,表情十分自然。
“那就来一根吧。”王大志没有推辞,顺手接过,不等他自己掏火机,秦言已经把火送到了王大志的身前。
点火,一阵烟雾从王大志的口鼻飘出,脸上的疲惫顿时减轻不少。
“听您的口音,老家在北方吧,这是您第一次来沪市?”
秦言试探着问道,看王大志愿不愿意跟他多谈一些。
抽了几口,王大志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不少,话匣子也慢慢打开,“是啊,我是秦北人,黄土高原长大的。”
“我也是北方人,家在冀北。”秦言趁机报出了自己的家乡,都是北方人,虽说一个在西,一个在东,但在上海,那就算半个老乡。
王大志饶有兴趣的打量了秦言两眼,有了地缘上的联系,两人的关系瞬间拉近了一大截,王大志第一次主动问道:“看你的样子,刚刚大学毕业吧?”
秦言眨了眨眼,稍微开了个小玩笑:“哈哈,我没那么显老吧,我还在实习,过一段时间才毕业。”
王大志的脸上显露一丝惊讶:“完全看不来呀,你说话做事都挺成熟的。”
秦言假装腼腆的笑了笑,岔开话题,“听说您是从燕京来的,别看我是冀北人,还真没去过燕京,我好多同学都准备毕业之后去燕京发展。
本来我是打算一直呆在沪市的,但受他们影响,最近也有点想去燕京...”
“去燕京吗?我建议你还是留在沪市,围绕母校发展会轻松很多。”王大志毕竟是搞教育的,听到秦言有就职方面的问题,瞬间就进入了角色。
“沪市我不太清楚,但燕京那边竞争很激烈,各行各业都是,贸然过去会吃亏的。
如果你特别喜欢燕京,那我建议你还是等有一定实力了,在自己的行业做到一定高度了,再尝试去燕京。”
说到这里,王大志忽然长叹了一口气:“现在你还年轻,刚刚步入社会,可能不知道大城市的残酷。
大城市机会多,但像我们这样的外来户想要在大城市里发展一番事业,要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孑然一身的时候还好,等有了家庭,孩子上学都是一件难事...”
王大志的话里带着一丝无法消解的怅然和辛酸。
秦言刚刚那一段话自然是瞎编的,为的就是为了套话。
王大志比他想的要单纯、感性的多,这一番话里暴露出了不少信息。
可以肯定的是王大志离开燕京多半跟家庭有关,不然在燕京呆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来沪市?
受文化环境影响,北方的教育机构起步比较早,更为成熟,行业发展情景好,况且王大志母校就在燕京,在燕京工作生活了十几年,突然离职,大半是遇到了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
跟孩子上学有关联的,无非就是购房和户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