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贸易广场回来,已是一天光景而过。
这天早上,萧于照常起床,在柒月和芷兰的侍奉下,穿好龙袍,戴上紫金冠,洗漱完毕。
就在吃早点时,赵毅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钢铁厂已经建成,煤炭、铁矿石等冶炼所需的资源也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开始炼铁。
在萧于的大明侯国境内,就有着几座煤矿、铁矿。
这些在前世只是小矿山的矿场,面积扩大一千倍后,其储量已经不亚于前世的大煤田了。
除此之外,还有六千余名赵毅从明北城内寻来的工匠。
大部分来自皇家军器局。
还有一些来自民间铁匠铺,丰厚的薪水加上为皇家办事的名头让他们趋之若附。
在赵毅的带领下,萧于往钢铁厂赶去。
在他的身后,除了柒月和芷兰,还有三、四名秉笔太监、随堂太监跟着。
他们都是郭其中的人,跟着萧于的目的不言而喻。
对此,萧于也不在意,既然他们想跟,那就跟着好了。
钢铁厂,看名字上是个厂,其实就是用木材和茅草搭出来的木棚子罢了。
在这片平整的大平地上,类似的棚子还有上百个,用竹制栅栏围成一圈,上面放满了蒺藜草,防止不速之客闯入。
时间仓促,在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内,可以做到这个地步,也已经十分不错了。
待日后再慢慢修筑规整的厂房也不迟。
在钢铁厂的中间,有一片大空地,里面堆满了铁矿石、煤炭、木材和各种泥制模具,用于制造兵器铠甲。
萧于来了之后,先是发言一番,给予工匠们激励。
这些工匠都是平头百姓,哪里见过皇帝这种身份尊贵的人物。
再加上他们又是匠籍,在这个士农工商的奴隶时代里,属于贱籍,而且大部分工匠都是奴隶籍,根本不受待见。
如今却得皇帝如此看重,不仅没有嫌弃他们身份低微,反倒是给了他们极高的薪水和尊重。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叫这群工匠如何不心向萧于。
随着萧于一声令下,工匠们士气昂扬的卖起了力气和手艺。
乒乒乓乓的声音不绝于耳,到处都燃烧着红彤彤的炉子,里面的煤炭烧的正旺,高温将周围的空气都炙烤的扭曲,气温更是节节攀升。
萧于只是呆了一会儿,浑身便被汗水打湿。
不过他并不在乎,跟亲眼看着第一炉铁水流出相比,这点汗水算什么。
明朝的炒钢法,在萧于手中奇葩的《天工开物》里面有详细记载,实际上就是欧洲人在18世纪下半发明的搅炼炉。
差别在于,欧洲的搅炼炉,通常使用熟铁棒或者钢棒搅炼,以烧去生铁中的碳,最后得到低碳熟铁。
而明朝工匠使用柳木棍搅拌,搅拌的同时也会逐渐烧去柳木棍,这可以往生铁混入碳,或者说减低生铁去碳的速度。
借由这个步骤,熟练的工匠比较容易控制成份,可以直接炒出含碳量低于生铁,却高于熟铁的钢来。
甚至有机会炒出中碳钢与高碳钢,此即称为炒钢。
奇葩版《天工开物》里边,就详细的描述了奇葩炒钢法的步骤,炒钢的步骤与明朝的炒钢法步骤截然不同,可造成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这群工匠原本就精明于炼铜,铁的话原理也相差不大。
再加上能工巧匠着实不少,在慢慢熟练之后,炒出来的钢水质量越来越高。
《万国崛起》里的青铜时代,大周王朝和战国七雄已经开始冶炼铁器,并且大规模的运用于农具,甚至隐隐有应用于武器上的趋势。
众所周知,青铜器比之铁器有着几个致命的缺点。
第一,硬度问题!
铁器明显比青铜器结实耐用。
拿相同重量和制式的铁兵器和青铜兵器互砍,肯定青铜兵器被破坏。
第二,来源问题!
华夏的铁矿分布较广,豫省、冀省、湘省、鄂省、川省、皖省、赣省、东北等地。
铜矿在云省、赣省、鄂省、皖省等地,铜资源有限,铁资源相对丰富。
第三,造价问题!
在突破初期冶炼难关后,铁器造价明显低于青铜器。
在春秋战国时代,铁器逐步取代青铜器甚至石器,到汉代青铜器几乎只作为礼器了。
这也是为什么《万国崛起》主脑,会把春秋战国时期划分到青铜时代里面的原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