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招娣也是个奇葩,按说现在朱家有钱,但是从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连鞋子都是去处理衣服的小市场用3块钱买一麻袋,里面啥样子的都有,别说高跟低跟,只要是尺码合适她都会穿,不仅自己穿,张雪也被逼着穿。

朱慧晓因为已经出嫁哪怕是在朱家住着也是不会穿的,倒不是朱慧晓不要,而是李招娣觉得朱慧晓已经出嫁了,应该算是范家的,所以鞋子应该范家给买。

在叶焕英脑子里最深刻的是有一年过年,李招娣硬是从寿衣店讨价还价花六块钱买了一个白色的袄。然后一直穿了好几年,也不管别人的眼光,朝很多人炫耀,那时候都是零几年了,6块钱也是很少了,更是整个菜市场的人都知道,朱令和朱军媳妇不孝顺,家里老婆婆在寿衣店买衣服穿。

天晓得家里所有的钱都在李招娣两口子手里,别看朱令和朱军受宠,但是也是摸不到钱的,充其量就是抽屉里的零钱随便花,只要是大点的钱兄弟俩花钱都得问李老太太要着花。

说起来李招娣其实也是一个可怜的,李招娣家姐妹6个,还有一个弟弟。她在家排行老四,上面三姐姐,下面俩妹妹,最小的是一个弟弟。

娘家娘特别重男轻女,因为儿子是好不容易才有的,所以家里地里的活都是小姐妹做,家里的儿子啥都不干不说,只要是谁惹儿子不高兴了,就会让谁跪下让弟弟扇耳光,如果还不解气娘家爹就会拿脚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么娇惯的原因,后来这个弟弟结婚没几年都被李招娣娘家娘搅和散了,就是不能看见儿子和儿媳妇亲近,看见就受不了,弟妹带着孩子回了四川,弟弟想不开干脆把老太太和自己锁一个屋子烧炭了,结果弟弟死了,老太太一个人活了下来。

老太太一辈子重男轻女,老了以后反而要靠着六个女儿养活,也不得不说是另外一种讽刺了。

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李招娣一般情况下来说会有两种极端:一种就是女权,也就是说活出来,因为吃了重男轻女的苦,会特别喜欢女孩。另外一种就是虽然讨厌老娘这种重男轻女的想法,但是在潜移默化中还是受了这种想法的侵蚀。

很不幸,李招娣就是后一种。上辈子她就是她妈的PLUS版,之前朱令和小平离婚都逃不开她的影子,因为看不惯人家两口子在一起,现在的小雪以后离婚也离不开她。

因为弟弟要结婚,在老娘的安排下,李招娣嫁给了当时退伍回来不久的朱培德,朱培德也不是啥好东西,之前就说了,要不是军法严明,说不定就变成了逃兵,不过不得不说,经过几年部队生活的朱培德还是聪明的,至少在他的洗脑下,李招娣觉得家里老头子是无所不知的。

哪怕什么事情都没办成,只是嘴炮就感觉也是老头子不想做,做了什么都能做好,所以家里有什么事情,重的体力活,得罪人的活,反正什么事情他都会拿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并且用一种很隐蔽的方法指挥李招娣去做。

而可怜又可恨的李招娣不仅不反抗,反而觉得朱培德说得对,对他说的无理的,甚至是过分的要求无一拒绝。哪怕是自己做工做到夜里三点,也要让出去喝酒回来的朱培德早早钻进被窝,甚至因为担心影响朱培德的睡眠,寒冬腊月也会在外面做,这样做工的声音和灯光就不会影响朱培德了。

这些当然也是后话,是结婚几年后李招娣为了训练叶焕英听朱军的话,主动拿出来比例子的,这时候出了自家人也就是穿越回来的叶焕英晓得。张雪还一直以为家里的公公很通情达理呢。

家里坐着卖调料的生意,清水镇就在小县城里面,虽然小县城并不大,但是还是有很多小饭馆的,加上范海和姜舒亚都往周围村子送货,所以一家人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李招娣有钱却不花。也没啥投资的想法,家里也有两套房子,还有一个已经租出去的门面,另外就是菜市场的简易房。听起来不少,但是家里毕竟人多,很是紧张,这可不是2021年,90年代的人住房还是挺宽敞的,改革开放之后不少赚了钱的人都盖起了瓦房,有些好过的人家还是楼房呢。

一套就是叶焕英晕倒的那套,说是房子,其实只有一大间外加一个小亭子间,是六七十年代公社盖的那种瓦房。之前是用来卖农具的,狭长狭长的。

因为是二三十年的旧房子,后来集体解散之后清水镇筹办了菜市场,离这里挺近的,为了好放货,就被李招娣买了来。屋里满满当当放满了货,玉米粒啊,茄汁黄豆啊,还有酸菜啊,罐头什么的,反正就是饭店用的东西。

李招娣和公公朱培德就住在这里。用钢管做了一个支架,在大概两米高的地方做了一个阁子间。平时老两口也不回村里,就住在这里。

靠近门口的亭子间放了一个简易床,平时朱军累了会在这里躺一躺。这也就是叶焕英被喊醒的地方。周围放着破瓮,还有一些李招娣捡回来的破布头。最角落就是平时做饭的小厨房,说是小厨房,其实也就是一个破桌子,上面放了几个碗。旁边歪歪扭扭的放了几个调料瓶还有几双筷子,一个大点的案板还有柴米油盐啥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