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大家都很谨慎,不会随意毁了任何一名学生的前途名誉。
但徐采芹此时却毫无顾忌道,“我阅这篇的时候,有一种熟悉感,可以说,就是听梅鹤苓演讲时的熟悉,但不记得具体是他哪一次演讲。”
熟、悉、感?
诗词里,有人的词风,相近得能混进同一本集子里,毫无违和,难以分辨,那也得判抄袭?
如此含糊的解释,怎么有说服力?
顾言看了看时间,“徐老师,现在离统计成绩还有三十分钟,梅鹤苓院长的演讲稿在网上都有全文,如果有怀疑,我们可以逐篇查阅。”
那篇作文,顾言是很欣赏的,十六七岁的年龄有如此见识笔力,确实该好好培养。
若真是涉嫌抄袭,那他也只能遗憾,不会包庇。
梅鹤苓的演讲稿,网上可查篇目有三十二篇之多,长者可达三万言之多,最短也有两千字。
语文组请了三十二位老师,每人领一篇,火速查阅。
“作文里所列举的支撑事例,确实都能在演讲里找到。但是同一个事例有不同的论述角度和阐述方式,这篇作文显然不是一字不差、人云亦云地照搬。”
二十分钟后,顾言作为阅卷组长代为宣布了语文组老师的共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