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雍县时,秦琼正在调集粮草,“公子,大营在汧源陇山下!”,秦琼说到。
杨侑:“给你多少医护?”
秦琼:“一百五十个,完全够了。”
杨侑:“那就好。”
看来张须陀是把主战场放在陇城一带,这些年看多了天下疾苦和杨广的奢侈,杨侑对这场战争没多少信心,毕竟作为后世之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观点是深入骨髓的,二来是杨侑自己就是个大头百姓,考虑任何问题想都不想,把民心放第一位。
杨侑想要正确判断,不得不又从新审视这种固有的观点,从整体历史来看,秦始皇一统天下,得益于二十军功制,完全就是一路屠杀的,每次坑杀那多么降卒,真的是得民心吗?
刘邦拿儒生的帽子当尿壶,狡兔死、走狗烹,真的就得民心吗?
元朝和清朝开始都实施过灭绝汉族的种族政策,真的得民心吗?
越回忆着历史,越让杨侑感觉迷茫。
再者从小就跟随孙思邈游学,对于古人家天下的思想更是没什么了解和体会,就拿东汉未年,百姓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这样的朝廷还不应该灭吗?可是,不知是不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刘备维护汉廷成了仁义之人,曹操成了汉贼,要是站在百姓民心的立场,应该是灭了汉廷、统一天下、消除军阔割据,让百姓能安稳生产,这样人的才是大仁大义之人,那就是曹操集团。
杨侑摇头苦笑,看待人事和物,有千万个角度,有千万种想法,至少如今,杨侑关于得民心者得天下,是迷茫的,关于家天下的这种历史情感,是体会不了的。
就这次朝廷与李渊的争斗,民心和家天下情感,这两种最不受个人影响的、可以说是不为个人或短时间内改变的,杨侑已经判断不了,也就不知道是李渊得民心,还是大义在朝廷。
不为个人必变或是短时间内改变的,还有两个因素,一是粮草,朝廷能找持久战,李渊坐拥陇蜀之地,同样能与朝廷对持,二是战马与兵甲,战马李渊有天然马场,朝廷拒绝颉利称臣后,李渊还有颉利草原战马的支持,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相比而言,李渊在战马是占优势的,至于兵甲,杨侑还没到过战场,不过还是相信韦成他们,新的炼铁之法没有泄密。
从不易改变、又不易利用的因素来看,说白了就是天时,杨侑觉得很模糊,朝廷和李渊也许谁也不比谁好多少。
不易改变、可以利用的因素,说白了就是地利,毫无疑问,李渊的将领事先占领了关隘要地,而朝廷又是进攻的一方,战争开始之初,地利更有利于李渊,而不利于朝廷,不过地利是可以利用,如何利用才是关键。
也就是说,人和是朝廷与李渊争夺的决定因素,一是统率的能力,杨侑还是相信张须陀和秦琼,二是张须陀与裴仁基、王世充三位最高将领之间,是不是能做到令行禁止,即使是错误的将令也能执行,再者就是将士之间是不是团结。
想到这里,杨侑觉得杨广很厉害,杨侑以前不来,是相信张须陀和秦琼,也相信裴仁基和王世充,如今想想看,这只是杨侑一厢情愿的想法,特别是张须陀能否调动裴仁基和王世充,更为主要的是,王世充所在部,是骁果军,这可是杨广一手弄起来的,说成是天子军也不为过,张须陀所部并没有这样的条件,让张须陀统帅王世充,本身就有问题,也许杨广想到这一点,才让杨侑来。
还有,这次是府兵和职业军人的配合作战,待遇就不同,必然会引起将士们的想法。
想到这里,杨侑的头无比的大,张须陀和王世充之间,因为张须陀的战功在,问题不会那么突出,主要是府兵与职业军人这个问题,调兵真出了问题吗?这可是个巨大的问题,杨侑暗骂自己是蠢货,人和可是决定因素,竟然这么点兵,可现今怎么办,把张须陀的五千人撤回去吗?
真是要了命了,关键时刻出现天大的失误,杨侑一直思索着破解之法,一夜未睡,丝毫没办法,鸡鸣时,修练到天亮,吃了点东西,就带着杨雪儿策马向汧源去,到这个时候,真是没什么办法,弦剑已发出,能收回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