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棠回头一看,发现是何雨水,便惊喜道:
“雨水,是你啊。”
“你总是突然出现,吓死我了。”
“是你心里有鬼吧?”
何雨水掩着嘴笑了一声,随后说道:
“你也别搁外边站着了,多冷啊。”
“走,跟我进屋,去暖炕说。”
“好。”
听到何雨水说的话,于海棠才打了个寒颤,微笑道:
“是挺冷的,雪下这么大,我都分不清哪个是你家门了。”
“记得次来你家,还是小学的时候。”
何雨水看出于海棠心中的尴尬,也没有戳破,仍热情地邀请道:“那正好跟我进屋,一回生二回熟,多来几次你就清楚了。”
“那是。”
两人进屋后,何雨柱给于海棠倒了杯水,还端出一盘花生米。
“不好意思啊,我哥还没回来,家里暂时没饭,先吃点花生米垫垫肚子吧。”
“好。”
于海棠也不客气,拿到筷子就配着水吃了起来。
花生米看起来简单,但是一些普通家庭却很难吃到。
六十年代,物资短缺。
不光是粮食,就是油盐酱醋这些配料也都得凭票供应。
而花生米这一项,就要消耗不少钱和票证。
做花生米要用到花生还有油和盐。
六十年代。
花生这种高附加值的作物大部分都用来出口转外销,市面流通的其实很少。
也就公家食堂招待领导的时候,能吃到花生。
普通人就算是有花生,也拿到粮所向公家抵公粮或者换钱了。
而且盐要盐票,油要盐票,这都是发放量较少的稀缺票证。
所以四九城的普通家庭很难吃花生。
像于海棠和于莉这种从晋地搬到四九城来住的,本身工作就不稳定,自然也吃不起这玩意。
一杯水和一碟花生虽看起来寒碜,但也算丰盛。
于海棠吃饭比较豪放,一口好几粒花生米,吃得津津有味。
同时,她却发现何雨水身的衣服是男士军大衣,而且还打了几十个补丁。
要不是因为衣服洗得很干净,那看起来就比捡破烂的穿的还离谱。
虽说这年头流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是衣服破成这样子,也太不着调了。
而且不光是衣服,就是何雨水的脸也瘦得离谱。
通常情况下,只有老年人或者大病过后,因为流失大量胶原蛋白,才会瘦成皮包骨头。
但何雨水今年才十九岁,就瘦得脸都变形了。
这是明显的营养不良!
于海棠心里有些唏嘘,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了。
不过,她没有问衣服的问题,而是旁敲侧击地问起了花生米的事。
“雨水,这花生米真好吃,哪买的啊?哪天我也买点花生请你吃。”
何雨水闻言,面露苦涩。
“这花生米不是买的,是我哥从食堂带回来的。”
“说起这事儿我就来气。”
“我哥是厂里食堂的厨子,因为工作问题,他能带不少好吃的。”
“海棠,不瞒你说,带回来的吃的,我只能吃到一小部分,剩下大部分都让他送给对门那秦淮茹家了。”
“就是他家里剩下的小菜,也让她孩子棒梗给顺走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