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在,尽管眼下的霍信并不代表着历史上巅峰期纵横大漠的那位冠军侯霍去病,但也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只听他完全无视了朱由检眼里隐隐流露出的不满,自顾自抒发着自己的战略构想:“只要陛下能将京营大权交托与臣,三年之内,臣必让京营改头换面。届时只需再在边关取下些许建奴首级,挟兵威而临辽东,吴、祖等人必然只能俯首听命。若彼等尚敢沟通外国,则臣愿请尚方剑诛除首恶,以正当初孙高阳军法。”

说穿了,霍信的方案其实也不复杂。真正有难度的反倒是前面那一系列条件。

只要大明能真正出现一只正面野战不输后金甚至能战而胜之的部队,那关宁铁骑和整个关宁系的地位就会瞬间一落千丈,被孙承宗、袁崇焕前后两任蓟辽督师吹捧起来的“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方针策略自然也就失去了价值。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内调还是免职,抑或是追究罪行,这个权力自然就能回到北京城里的天子手上。

就像前朝时候,金兵为什么没能一举攻灭南宋?那可不是单纯因为长江天险,而是因为南宋的野战实力真的不弱。

中兴四将的时代就不提了,岳飞、张浚、韩世忠、刘光世、宗泽等等,以及稍迟一些的辛弃疾、虞允文、吴玠、孟珙等人可都是实打实的平原野战让女真骑兵吃过亏的主。

再加上当时华北各地近乎风起云涌的义军,才逼得金国不得不停下南下的脚步,和南宋相安无事了上百年。

也正是因为外敌的兵锋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以赵构为代表的皇权以及官僚集团的权力才能顺理成章的重新构建起对下面的层层统治。

至于明末……崇祯初年还好,到了崇祯十二年之后,皇帝能使唤的基本也就是几个统兵文臣了,至于下面的武将总兵,愿意出力那是运气好,不愿意出力甚至公然卖队友,崇祯也是没有一点办法。如此循环往复,以至于武人越发骄纵,如左良玉、贺人龙、刘泽清、吴襄父子等几乎都成了骄兵悍将,北京对他们的约束几近于无。

而霍信的方案里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他需要收拢京营兵权练兵,而这也是朱由检短期内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只有将京营收拢在自己手中并将之恢复一定的战斗力,他这个皇帝才算是有了治国的本钱。

只是京营如今确实是一摊浑水。在开国那几十年还好说,京营提督名义上是勋贵出任,实际上整个京营都被皇帝牢牢掌控在手中。只是土木堡之变后,大批成年勋贵战死,再加上明英宗的离谱操作,导致京营提督的任命权由原本的五军都督府转入兵部手中,也就意味着京营变成了文官集团的附庸。碰上于谦这种一心一意办事的还好,但凡发生一点摩擦,京营就会成为文官们分化制约勋贵武臣最重要的杀手锏之一。

而如今的京营,说已经被勋戚联合文臣彻底蛀空了是一点都不夸张。上一个愿意去整顿京营的李邦华下场还摆着呢,前车之鉴不远,以至于那些想做事的臣子对这个烫手山芋也是敬而远之,让其彻底变成了捞钱的工具。

虽然对霍信有着充分的信任,但朱由检还是要仔细了解一下他的安排。毕竟,这可是他手里目前唯一能随意动用的底牌,与其在争夺京营的过程中被白白消耗,还不如留到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到来的时候护驾用。所以除非霍信能说服他,否则他是不会允许霍信将这支骑兵就这么贸贸然暴露在牌面上的。

这对君臣摆出了一副相见恨晚的架势,直接在御书房秉烛夜谈了整整一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