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允初希望赵祯成为像汉武大帝一样、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灭西夏、恢复河西走廊;像打匈奴一样打契丹,收复故土。
如果赵祯不成,他想试试。
不过,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只能深深藏在心底。
西汉初年的疆域确实不大,到汉景帝时也不过200多万平方公里,此时的北宋目前也是在280万平方公里左右。
赵祯一开始听得很是激动。
但后来想了想,又慢慢蔫了下去。
这一切,赵允初都看得到,也感受得到。
眼前的这位皇帝,不可能成为汉武帝。
他没有那个魄力和胆识。
这是直觉。
更是被后世验证了的。
赵允初好像找到了大宋积贫积弱的病根。
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吏不能。
四十二年如梦觉,东风吹泪过昭陵。
这是后人对赵祯的客观评价,他执政的四十多年,好像没有太多存在感。
虽然后来大猪蹄子乾隆皇帝曾说自己佩服的就三位皇帝,除了汉武帝和他爷爷康熙帝,第三个就是这个宋仁宗。
但真实的宋仁宗就是这个矛盾的综合体:
虽是尊贵身份,但过着的生活实在无趣;
他少年老成,但暮年孤单;
他虽善良但更懦弱,虽进取但更退缩,虽坚持但更妥协,虽任性但更克制。
他活得太累了。
他的爱与愁,他对命运的抗争,他的无可奈何,是一言以蔽之:但无能!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赵允初突然又血管贲张起来:
大宋憾未一天下,
惧与辽夏狠厮杀。
他日若遂凌云志,
敢笑赵祯不官家!
“官家!我还是想去西夏前线!我想去军中锻炼,将来做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好男儿,好宗室子弟!”
这是赵祯第二次听说这个赵允初要去,很是不解。一个愣头青天天嚷嚷着去打仗,这不是一般的皇族子孙所为。
“允初,刀枪无眼。如若伤着自身,我可怎向你爹爹交代?!我让你进宫,是陪我而不是代我去打仗!过一阵子就是上元节了。
你原来平日里也不怎么出府,现在出宫也不方便,朕允许你上元节可去这京城里好好玩耍,不要天天看经书或想着战事。”
都这个时候了,这赵祯还想着过元日和什么节日。
“官家,允初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臣弟闻: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我认为我大宋如果不好好应对这西夏,恐怕这结局不好收拾。”
天下的祸患,最不能挽回的,莫过于表面上社会安定没有祸乱,而实际上却存在着不安定因素。
消极地看着祸乱发生却不去想方设法对付,那么恐怕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赵允初这是提醒赵祯对于西夏现在要上心,以免日后伤心。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赵祯虽然觉得允初说得很有道理,但他还真没有认为这西夏会给这大宋朝带来狂风巨浪。
毕竟他在这个小小的皇城里一直呆着,未曾去过,也未曾认真考虑过。
“朕会上心的,不会任其做大胡来。”
允初要是当今的仁宗,那很可能是御驾亲征。
不过,依当时的国力、财力和军力,败走西北的可能性很大,倒是丢了这泱泱大国的脸面。
自己现在还是个十六岁的孩子。
允初想到这儿,深深呼了一口气,便觉得还是稍安勿躁得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