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的意见很中肯,刘娥也很满意。

不过,即便如此,她也没有直接应下,而是转问了其他大臣的意见。

“诸卿以为如何?”

“王参政之谋,甚是稳妥。”

丁谓执礼道:“臣举荐祠部郎中(从五品)、直史馆(贴职)章得象,权领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兼掌改稻一事。(注1)

章直馆生于闽地,系建州浦城人,对于占稻习性,最是熟悉,由他负责改稻一事,再合适不过。”

听到丁谓的举荐,王曾垂目低眉,面无表情的扫了丁谓一眼。

丁谓,压根就没安好心!

章得象不仅是王曾的同年,并且缘于其表哥杨亿的关系,章得象和寇准等北方系大佬,关系都很好。

因此,即使章得象的籍贯是南人,但论阵营,他仍是北方系的一员干将。

江南六路发运使,虽然权重,但再重,也是远离权力中心的差遣。

台上。

听到‘章得象’的名字,赵祯不由眯了眯眼。

浦城章氏,同样是北宋一朝有名的科举大族,可谓尽有诸元,几乎每一代都有进士。

此外,浦城章氏也是名人辈出,历史上的章得象是‘闽地第一相’。

章得象的养子章望之,是有名的理学大儒。

后世,嘉佑二年榜的状元章衡,铁血宰相章惇,亦是浦城章氏出身。

对了。

差点忘了,浦城章氏还有一个名人——章越,人送外号小越越。(哈哈,这个是虚构的,寒门宰相主角,推荐一下寒门宰相,写的很棒)

“章直馆?”

刘娥低声念叨了一句,脑海中闪过章得象的履历。

咸平五年(1002),章得象进士及第,第一任差遣是归化县知县(今福建泰宁)。

其后又历任玉山县(今江西玉山)、台州、南雄州(广东南雄)、洪州(江西南昌)等地。

纵观章得象的任期,基本都是在南方各地,而他又以‘清简敦厚’闻名,派他去负责,倒是很合适。

思虑片刻,刘娥直接定下了章得象的去处。

“可!”

不得不说,丁谓揣摩上意的本事的确是一等一的。

他捏准了刘娥的脾性,提议章得象,既可以表明自己的大度,举贤不避派系,又能将敌对派系的干将调离京城。

另外,太后和章得象的表哥杨亿,也有旧怨。

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欲立刘娥为皇后,于是便找到文辞出色的杨亿草诏。

谁知杨亿居然不给面子,直接拒绝草诏。

丁谓提议章得象出走京师,可谓一举三得!

赢麻了!

其后,议定了改良稻种的事,三司使李士衡又借着机会,汇报了蜂窝煤三件套的铸造进度。

截至今天,三司一共铸造了三百具‘仁德炉’,两百组蜂窝煤制作工具,以及数千个煤饼。

对于三司的成果,刘娥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她当廷决断,令三司联同开封府衙,尽快将仁德炉以及煤饼发放给百姓。

免费的!

发放人群,仅限于乡村户五等及以下和城廓户七等及以下。

户籍与税收息息相关,北宋政府历来非常注重户籍制度建设。

按照居住地域,北宋政府将百姓分为‘乡村户’以及‘坊郭户’。

前者,主要是以乡村居民为主,后者,则是以城市居民为主。

其中,乡村户,又会根据资产分为主户和客户(大多是无恒产者),主户共五等,一等最高,五等最低。

五等乡村户,大多都是少田或者无田的佃户。

而坊郭户,基本是居住在城区的百姓,坊郭户的主户和客户共分十等。

其中,是否有房产,是否缴纳房产税,是划分城市居民‘主、客户’的重要标准之一。

七等及以下的城廓户,和五等乡村户类似,都是最底层百姓,即贫弱之家。

确定完三件套的发放工作,刘娥又宣布了一个消息。

外朝释服之后,官家重启学业,负责教授官家的人员,基本都是王曾推荐的那几人。

如孙奭、冯元、晏殊、李维、鲁宗道、张士逊等人。

当然,刘娥也将钱惟演放到了授课名单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