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有阳,是一件极其舒服的事情。

所遇之人面带笑容,也是一件极其愉悦的事情。

与之前所见的村人不同,大杜村聚在村口大树下烤火的老人,追逐打闹做游戏的孩子,全都洋溢着欢喜的气息。

他们没有因为饥饿而面色蜡黄,没有因为寒冷而窝在家里猫冬。

放眼观望四周,村子规模颇大,房屋也比较多;村外平地积雪,视野十分开阔,不像山中之村。

王荀三人偏离道路入村,与老人们攀谈。

问及沐神教,能看到他们的眼里满是向往,用那贫瘠的词汇反复赞美。

同时也让三人第一次听到关于初阳城的描述:“那里啊,本来是陈家村……”

依山而建,山上为内城,山腰及山下为外城。

住宅多是三层高的水泥楼房,地面是巨大的水泥板,四五丈高的水泥城墙等等。

如果不是老人用‘像石头一样硬’来形容水泥,王荀都照着‘和了水的泥’去想象了。

现在只当‘水泥’是某种石头的名称,如云母、月华、水晶等。

除了在心中吐槽了一下‘神仙’起的名过于俗气外,没有深究。

至于小楼和三室一厅的套房,王荀想象成了开封府那些能供人住宿的酒楼那般。

“要不是舍不得这边的田地,俺也跟着儿子过去住了。”

北宋朝廷对百姓的迁徙管得并不严格,拿着名为凭由的身份证明,去哪都可以。

这个凭由,只需要拿着田产地契到官府办理即可。

对地主和自耕农来说不算难弄,佃农就得看主家的脸色了。

话虽如此,如今土地兼并严重,放眼地里耕作的农民,十之七八都不是自耕农。

被地主和朝廷双重盘剥,吃不饱、穿不暖、面带菜色才是最常见的‘风景’。

杜员外家的宅子是很显眼,王荀下意识就以为这些老人小孩是依附在他家的客户。

所以看到他们红光满面的样子,才会忍不住偏离路线过来攀谈。

现在一听,原来是自耕农。

一个小孩跑来,将蓬松的外套脱掉交给老人,又跑回去跟小伙伴玩耍去了。

老人轻轻折起衣服说道:“这是俺儿从初阳城带回来的棉袄,俺身上穿的也是,可暖和了。”

旁的老人不屑道:“说的好像就你家有似的,谁家儿女没从初阳城带回棉袄啊。”

王荀自幼练武,本来没觉得孩子在冬天玩到额头冒汗有什么不对。

经老人一说,才注意到他们身上穿的并不是皮袄。

“老丈可将这‘棉袄’给某一观?”

想来那老人有显摆的意思,将孙子的棉袄递了过来。

谁知王荀这人拿到手上翻转捏握、裹手感受后,冷不丁刺啦一声就给人衣服给撕开了。

外边是两层细麻布,里面填充的是:“芦絮?不、不是芦絮……”

两指刚捏住棉花他就察觉到了不同,扯出一小团揉搓,能肯定这些白色的填充物绝对不是芦絮柳絮,更不可能是蚕丝。

老人哪想到会这样,先是一愣,迟了两拍才恼怒地扑上去抢夺:“你!你这人怎的这样!”

其他原本和颜悦色的老人也瞬间变脸,起身围住三人。

王荀自知理亏,从怀中掏出两串大钱:“老丈,实在抱歉,这两贯钱是俺给您的赔偿。”

老人见对方肯赔偿,扫了一眼估计是价值两贯钱的大钱,脸色好看许多。

“俺的宝贝孙子可喜欢这棉袄了,你弄坏了就该赔钱。”

“是是是。”王荀赔笑,把手往前伸出些。

老人没接,有些嫌弃地说:“俺们这不要铜钱,更不要大钱。”

“俺也不要你赔两贯钱那么多,只要赔俺一枚铝币就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