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你如今也称得名满天下。近十年来,又有谁的名声,比得过你和威名?”
“只怕便是李白再生,遇到你,也只会平辈论交,又何谈指点请教?”
刘禹锡的话,乃是发自真心。
毕竟如今白居易和元稹,被称作“元白”,比之昔日“李杜”,若说二者能够并驾齐驱,倒也不算过分。
然而刘禹锡才说完,就瞧见白居易苦笑着摆了摆手。
“我如何能和李太白比啊?你想想,李太白一生求取功名,诗词反而只是玩乐,却有如此成就。”
“反观你我,官场郁郁不得志,难以施展拳脚;想辞官,又没这个勇气。写写诗词,也难以胜过前人,这还不够我哭一场?”
听他越说越不像话,刘禹锡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
反倒是元稹,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样,只招呼着刘禹锡喝酒,却并没理会白居易。
……
大宋。
“李白只怕到死,都没放弃那个执念,也不知,他最后一刻,心中究竟想了什么。”
佛印轻诵一声佛号,而后朝身边的苏轼,发出感慨。
苏轼微微摇头,笑着提醒。
“和尚,这次,你倒是错了。于你而言,那或许是执念,可于李太白而言,那也许就是他活下去的动力。”
“他这一生坎坷曲折,但他从未放弃,你可曾读过他自怨自艾的诗词文字?单凭这一点,他可比许多人强了太多。”
“你此刻笑他看不开,他说不得,正在天笑你修行不够呢!”
听到苏轼的话,佛印略微思忖,又诵了一声佛号,显然是认可了苏轼的话。
在他看来,能够如此解读李白的,天底下,或许也就只有苏东坡一人。
准确来说,苏东坡解读的,或许从来不是李白,而是他自己。
故而佛印也不想,再和苏轼争论别的什么。
……
就在各大王朝的人,为李白的经历,感到唏嘘时。
画面里,李白的人生,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因关中大旱,朝廷宣布大赦,李白也在赦免之列,得以重获自由。”
“李白被释放后,顺长江而下,前往江夏,在路,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元二年(公元761年),李白因病前往金陵,投奔他的族叔李阳冰。”
“次年,李白病重,将诗书手稿交于李阳冰后,与世长辞,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
“关于其死因及死亡地,如其身世一般,历来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的病死,也有人说他是醉死,还有人说他是溺水而亡。”
“他身的众多谜团,仿佛是伴随着他的无数星辰,装点着他的传奇经历。”
“时至如今,许多事已经无从查证,但这些却无法妨碍,李白成为唐代文坛的宗师。”
“李白的一生,有过春风得意的高光时刻,也有彷徨失意的落寞时光,但更多时,他却是和知己好友结伴而行、饮酒踏歌。”
“李白若是回望自己一生,或许仍存遗憾,但他的经历,却鼓舞、引导了后世无数人。”
“他的诗句,他的经历,都是华夏文化的瑰宝,值得每一个人铭记、品味……”
伴随着解说结束,画面中,又出现了视频开头的场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