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秦世亨和李伯贤回到德恒医馆时,李庚寿正在监督熬药,李夫人听不得外面吵吵嚷嚷的,独自去睡了,只有七步仙子李伯雅还在等着他们回来,一看两个人都醉醺醺的,赶忙去做了两碗醒酒汤,给他俩送去解醉。
李伯贤很少喝酒,一开始不知酒滋味,喝的猛,到后来酒劲一冲,天旋地转晕晕乎乎,宴请结束后,秦世亨伙同衙役把他抬到马车上,这才迷迷糊糊的回到家。
李伯雅又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把他叫醒,半逼半劝用醒酒汤灌了个饱,然后任由他呼呼噜噜的去睡觉。
秦世亨却很节制,表面看脸红又一身酒气,实际清醒的很,喝完李伯雅的醒酒汤,便拿出武县令送的点心给她做夜宵,李伯雅也不客气,一边吃点心,一边听秦世亨讲解一路的奇遇,如何制服乔天闯,如何遇见大老虎,尤其是秦世亨后背受伤这段,吓得她心都碎了。
到了子时,门外的大锅终于熄了火,涩苦的味道也渐渐消失,李伯雅才意犹未尽的伸伸懒腰,回房休息。
第二天吃过早饭,天气晴朗日上三竿,秦世亨向李伯贤说了要回德州的事,李家人都不肯,虽然住了没有几天,但是秦世亨人品端正,行事乖巧,又一身武艺,重要的是教会了李伯贤《鬼门十三针》的绝技,连李庚寿都受益匪浅,一听说他要回去,十分不舍。
其实秦世亨伤好之后没有急切的回德州,也有报恩的意思在里面,孙继林把他救了之后,元县尉请人看病,李伯贤又赠医施药送银两,如今还管吃管住,实在是受人恩惠太多太多。当听说李伯贤遭遇鬼魅缠身无法施救时,敢于不吝传教《鬼门十三针》之秘密所在,后又听说元县尉要去灵昌县购买药材,为的是救白马县数千百姓于水火,而他正是亟需的押运镖头,如何能一走了之?
现如今诸事已了,药材也买回来了,百姓也有了依靠,白马县正恢复生机,百姓安居乐业,也是他回去处理失镖的时候了。
李伯贤和秦世亨一见如故,相处融洽,听说他要走自然失落,但是也不能强人所难,朋友重在急人之所需。他想:回德州路途遥远,脚力最重要,从这次去灵昌县就能看出来,这也算是经验之谈,于是跑遍白马县城,终于买到一匹白色骏马,赠送给秦世亨。
李伯雅没想到他走的这么急,一时不知道送什么好,李夫人却说这个容易,走远路的人只要有两样东西就够了:一是吃食,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旅店难觅,肯定吃不好,要多备。二是要有可睹之物,有念想,有牵挂才能一路顺风。
吃的倒是好备,可睹之物是什么?想了半天,腰里还有个新做的香囊,闻一闻清香扑鼻,嗅一嗅神清气爽,这是母亲给她的香料做成的,只是上面好像少了些什么,直到绣上鸳鸯戏水图,才觉得完美。
李庚寿说你昨天才回来,周波劳顿一路辛苦,今天走太急了,何况回去的路上也不一定安全,所以强留一日,休息够了,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走不迟。秦世亨觉得李伯父说的有理,而且他还要去孙继林家一趟,那是背了他几十里路的恩人,买点礼品送点银子小小意思,大恩不在嘴上,便不再多词,准备第二天出发。
既然要走,又在李家打扰多日,不能拍拍屁股就走,他从武县令送的礼盒里拿出十两银子,给李夫人买了一个安乐枕,给李伯父买了一套好的笔砚,给李伯贤买了一盒上好的银针,他那一套在骑马跳水的时候遗失了,作为大夫这个是离不开的,而李伯雅则送了一块贴身玉佩,并非是今天所买。
李家人看他如此周到多礼,自然欢喜,使劲招待他,好歹住了一日,揣上李伯雅的香囊,第二天吃完早饭,便匆匆拜别,出东门而去。
秦世亨并没有按照正常的路线走,而是顺着上次赵老三猎户指的道路前往虎跳崖,那里是三老爷和十几名镖师的葬身之地,他想再去祭奠一下。
出镖的时候老少十几个人,现如今只剩自己一个人回去,如何交代?而阴兵借道,仿佛太过神奇,太过迷信,怎么说都让人难以置信。
李伯贤赠送的白马非常彪悍,虽然秦世亨并不算太重,但是加上无影枪的重量,也有一二百斤,可即便是这样,白马踏山路如履平地,驰平川如鹰翱翔,真是又快又稳。
不多时便到了虎跳崖,一切如常,曾经的大战历历在目,曾经的血肉之躯已然消失,自己也是跳下悬崖大难不死,几经曲折捡命回来的,真是令人感慨不已!
秦世亨对着虎跳崖三叩九拜,希望三老爷带着镖师在阴曹地府一路好走,将来不要再托生镖门,做这打打杀杀的营生,相反,李伯贤一家就很好,治病救人,扶危救困,再好不过!
拜别之后,秦世亨上马要走,忽然想起赵老三的话:这条路还有另一个方向,就是通往葫芦寨,当时阴兵借道走的不就是这个方向吗?要不要去瞧一瞧?
赵老三曾说这个葫芦寨离得远,而自己这匹马优点就是快,何不打听一下,万一有所发现,回去也好有个说辞不是!
打定主意,秦世亨上马便走,朝着葫芦嘴的方向疾驰。
越往北山路越险,人烟越稀少,走起来越令人胆寒,而正午的太阳,毒烈的让人恐怖。
大概急行了有半个多时辰,前面冒出来一座山峰,山峰下面炊烟四起。
秦世亨不敢贸然前去,只好下马步行,边观察边前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