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篇:卢湾
今天人们到上海必游的“新天地”景区坐落在淮海中路南边,是由一片石库门和个别洋房改造而成的现代休闲区。大家都知道夹在中间的太仓路上有中共一大会址。其实这一带和周边也是“旧中国”文人荟萃的地方。在西面紧挨着新天地的淡水路和马当路上,就有许多文化名人居住过。这一带原来属于卢湾区,现在卢湾已销区,被纳入了黄浦区。
第九站:文人云集的淡水路和丰裕里
丰裕里是东沿淡水路,北靠自忠路的一大片新式石库门小区,里面四通八达,可以通往南面的复兴中路和西面的重庆南路。
连同周围众多的故址,这里是民国时期跟虹口山阴路多伦路一带南北呼应的文人云集之地。丰裕里范围内,淡水路190号是萧红、萧军旧居,196号是丁玲、胡也频旧居,204号是沈从文和丁玲、胡也频旧居,丰裕里4号(后门在自忠路上)是艾青旧居,94号是《新文化》月刊社旧址,98号是画家陶冷月旧居。此外,淡水路66弄4号是《中国青年》杂志社旧址,91弄15号是“七君子“之一的沙千里旧居,322弄1号是音乐家黎锦辉旧居,同时又是邓演达主持的农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上方左图是丰裕里的一个入口,却不是在南北向的淡水路上,而是在旁边东西向的自忠路上。这张照片里最左面的那个门是丰裕里4号,即艾青住处的另一面(后门)。右图近景这个门是艾青旧居,丰裕里4号的前门,在弄堂里。这条支弄到底,正对着的是淡水路194号,右边紧挨着的那个门就是丁玲和胡也频的旧居,196号;左边隔两个门就是萧红和萧军的旧居,190号。这些跟沈从文旧居一样,虽然都编着淡水路的号,但实际上却属于丰裕里,是从里面弄堂里进门的。
第十站:马当路新民村+淡水路204号后门(丰裕里)—沈从文旧居
民国小说大腕沈从文跟上海的缘分相对浅一些。有人说他在上海的逗留就是“蜻蜓点水”。但这点一下水也花了三年时间。
马当路新民里是沈从文到上海后的第二站。在这里待了没多久,他就搬到对面的淡水路去了。
没有查到他当时住在新民里几号。于是我就往弄堂深处走去。然后发现,这里的弄堂可谓四通八达,全都是连着的,走着走着,门牌就变成了复兴中路几弄,再走着就变成淡水路几弄了。这么走着走着,我便在淡水路上冒了出来。
沈从文是1928年9月搬到淡水路204号去的,或许是由于他在北京时的友人丁玲和胡也频夫妇的吸引或召唤。有记载说:“他们开始正式的合租生活——胡也频、丁玲及丁玲母亲住二楼;沈从文和母亲、九妹住三楼。”
如上所述,淡水路204号其实是丰裕里的一部分。由于204号正对着丰裕里的一条支弄,所以进门处还算宽敞。
这个所谓“蜻蜓点水”的三年,其实是沈从文爱情和生活的转折点。1929年8月,受徐志摩推荐,沈从文到胡适担任校长的吴淞中国公学担任讲师。在那里,28岁的他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当时的外国语文学系二年级学生张兆和。当时张兆和有许多追求者,连胡适都劝沈从文放弃。但他却楔而不舍,不停地写情书,最后终于以一份6页长篇情书斩获张兆和的青睐。婚事则是离开上海后,1933年在北京办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