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

徐州,琅琊国,阳都县内。

诸葛氏祖宅里。

诸葛玄此刻正眉头直皱。

“亮儿。”

他摆摆手,朝着一个小孩儿示意。

小孩儿年约四岁,是诸葛玄的侄儿,如今兖州泰山郡丞诸葛珪的儿子,诸葛亮。

诸葛亮蹦蹦跳跳着来到了诸葛玄面前。

“叔父。”

对于自己的叔父,诸葛亮极为敬重。

诸葛玄道:“亮儿,你又气走一个先生了!”

截止今日为止。

诸葛亮已经接连气走了五个老师。

第一个老师课时,诸葛亮总是在打瞌睡,屡教不改。

导致这名老师忍无可忍,直接拂袖而走。

第二个老师来了,诸葛亮不管课还是下课,都看闲书。

老师教的圣贤之书对于诸葛亮来说,非常无趣。

导致第二名老师也无奈离去。

第三个老师才了几天课,就见不到诸葛亮了。

因为诸葛亮已经逃课到外面玩耍,指挥乡间孩童玩‘楚汉之争’。

见诸葛亮心思不在读书,第三名老师也愤然离去。

第四个老师只来了半天,听闻了诸葛亮的过完事迹之后,转头就走。

第五个老师倒是能够给诸葛亮教了十天半个月。

可惜的是,每天诸葛亮都能和老师发生争执。

诸葛亮认为老师照本宣科,腐儒不通,只读死书不懂得灵活运用。

这名老师只留下了一句“教不了诸葛亮这样的大才”。

就扬长而去。

要知道,诸葛亮才四岁多呀!

“叔父,他们照着书简白念,课无趣。”

诸葛亮很委屈。

“讲的又都是不通人情的空话、套话。”

“亮认得书简的字,还不如自学!”

对此。

诸葛玄一时间无言以对。

只好告诫他,无论如何也要尊敬老师。

同时内心也暗暗震惊。

自家这个侄儿,小小年纪便已经变现出惊人的天赋。

实为难得!

寻常老师肯定是教导不了诸葛亮的。

诸葛玄打心底这么认为。

“兄长将瑾儿、亮儿托付于我,代为照顾。”

“如今连给亮儿找个老师这事都办不妥。”

想到这里,诸葛玄略显羞愤。

诸葛瑾倒还好,勤学善问,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圣贤之书。

“若是能将他们送到洛阳的太学......”

诸葛玄又觉得不现实。

太学里面的学生,不仅是天之骄子。

其身份更是特殊,一般人还真进不了太学。

阳都诸葛氏只在琅琊一带稍有名望。

出了琅琊,出了徐州,谁知道诸葛氏?

“难、难、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