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感叹,汪修齐起身,走到李时珍跟前躬身行礼,“先生所行之事,乃造福万世的大功德,学生不才,有朝一日如若能助先生,还请不要拒绝。”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油多不坏菜,一个小辈想要为自己出力,李时珍自然不好拒绝,他笑盈盈地扶起汪修齐,颔首说道:
“好,好,老夫等着那一天。”
汪修齐对李时珍如此推崇,除了佩服其为人和成就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后世的东方之所以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长期落后西方,不仅是起步较晚的问题,关键是思维上的差距。
西方讲究是“实用主义”哲学,这种一切以效果、功用为标准的思想哲学极大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历史进程,也加速了西方世界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速度。
特别到了20世纪,‘实用主义’几乎成了美丽国的官方哲学,人人都已以此为行动准则和判断标准。
有用的就是好的,就是应该追求的;无用的,即使再华美,那也是垃圾,要丢弃。
汪修齐虽然并不完全赞同这种功利心极强的哲学,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
而在我天朝上国,讲究的是仁义道德,主张的是人的德行与修养,对具有很大实用价值的技术,被定义为‘奇技淫巧’。
有科学思想的人不被看中,有高超技艺的匠人地位低下。
而摇头晃脑,满口之乎者也的“八股高手们”却身居高位,占据了庙堂。
都说‘学的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上层建筑的主流意识形态,决定了底层民众的思想格局。
这个时代,对于大多数读书人来说,唯一的目标就是考取功名,进入朝堂。
徐渭和李时珍都是这个时代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们才华横溢,国士无双,可是却被八股取士制度拦在了庙堂之外,何其可笑。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但是很多科技发明诞生于华夏,却在西方发扬光大。比如说:火药技术、指南针技术、火爆法采矿术等等。
究其原因,就在这里了。
穿越到这个时代,汪修齐深知,要有所作为,核心还是要靠人、靠团队。
而要把人聚到一起,单凭利益是不能长久的,所以必须要统一思想。
王阳明虽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提倡理论的大道至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是还不够。
至少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指导性不强。
但李时珍就不同了,他是学医的,医学是最严谨的科学之一,稍有弄虚作假,就会死人的。
历史上的李时珍,就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等方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
而这套体系的判断标准就是实用,可以治病救人的就是好药,好方子,反之就是糟粕。
而汪修齐就是想要以李时珍作为标杆,把医学作为点,以点带面,树立新的思维观念和价值观。
当然,他现在还很弱小,但弱小并不妨碍做长远布局。
……
城南一处破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