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释道安所代表的北方沙门势力,在北方胡人政权和东晋朝廷中,虽然更倾向于后者,但出于自身利益在南渡后难以得到保证,在暂时观望天下形势的同时,又跟各方势力保持不同程度的妥协、合作。得以在秦、燕、晋短暂相持的这段时期内,成为各方出于不同目的,而争相拉拢的对象。

最关键的是,燕国的统治政策严重侵犯了这些次级士族和庶族的利益,佛图澄依托后赵建寺近九百所,即便受石勒、石虎重视,但落实到各州郡出钱出力还要靠这些人,释道安这些师事佛图澄的中土名僧也大多出身这些家族。佛图澄就好比一个百年老字号招牌,没道理说佛图澄一死,就让这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招牌倒了,释道安作为师事佛图澄的弟子中名气最响亮者,自然也就接手了这摊子势力,继续作为这些家族的代言人。

释道安带着大批通晓儒学、佛法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多为官宦子弟是当时的社会精英,先是居住在地处嵩山起脉洛阳西南的陆浑,洛阳被燕军攻克后又南下襄阳,要是能够投靠燕国哪还用费这劲。

这些人背后的家族想要南渡避乱,也不愿意在东晋江北防线上当炮灰,目的地是相对安稳的江南。各自还有众多依附人口,不仅渴望获得大量田宅,还希望出仕高位庇护家族,这些诉求全都与掌握江左政权的权贵利益相冲突。

而在东晋政权这边,内部也是矛盾重重,皇室与权臣,权臣士族内部,南渡士族与本地士族,顶级士族与次级士族,士族与庶族。

尽管有这么复杂的利益冲突,但这些人都同属东晋这家公司,在他们的认知中只是为占股多寡讨价还价而已。桓温却是不断吞并,在成为大股东后仍不满足,不仅要当董事长还想借壳上市将公司变为私有,于是其他股东被迫暂时缓和矛盾,桓温也就成了众矢之的。

晋太和四年(369年)三月,桓温第三次北伐出兵前,邀请徐兖二州刺史郗愔、豫州刺史袁真、江州刺史桓冲一同出兵。

郗愔是晋太和二年(367年)因庾希救援高平及鲁郡不力被弹劾免职后受桓温推荐,桓温所觊觎的是郗愔部下军队,这些流民帅军队是郗愔的父亲郗鉴镇京口时所组建,就是后来的北府兵前身。

全然不知桓温谋算的郗愔回信,表示愿意与桓温共辅晋室一同出兵,郗愔长子郗超是桓温谋主,早就知道桓温心思,于是截获原信毁掉,另外伪造一封信件给桓温。郗超在信中以父亲郗愔名义,借口年老多病将乞骸骨,劝桓温并领徐兖二州。桓温得信大喜,当即改任郗愔为会稽内史,自己兼任徐兖二州刺史,将郗愔部下军队吞并。

郗超进入桓温幕府,是在晋永和四年(348年),桓温因平蜀之功进位征西大将军时。而习凿齿因江夏相袁乔多次在桓温面前夸奖其才干,在晋永和二年(346年)就被升迁为西曹主簿,到晋永和十二年(356年)故意激怒桓温去刚收复的荥阳担任太守前已是别驾,无论随军还是留守都执掌机要。

晋升平四年(360年),谢安应桓温之邀任其司马,谢安早知桓温野心,此举乃是另有目的。

因为两年前(358年),先是豫州刺史谢奕(谢安长兄)病逝,谢万(谢安弟弟)升任豫州刺史。次年(359年),谢万与郗昙(郗愔之弟)兵分两路北伐燕国,谢万率军入涡颍准备支援洛阳,郗昙因病退回彭城,谢万却误以为郗昙是因燕军兵强而退,于是仓促下令撤退,导致士卒自行溃败,许昌、颍川、谯郡、沛郡等郡县也相继陷落,单骑狼狈逃还的谢万被废为庶人。

对于王、谢这些高门,司马氏皇族是既利用又防备,碰上谢万大败这事,正好顺势削弱。谢氏的权势因此受到严重威胁,已近四十岁的谢安自然没法再优哉游哉的高卧东山,他入桓温帐下其实是胁迫朝廷重用谢氏。整日谈论桓温得意功绩,吹捧的桓温心花怒放,实际上却是各种出工不出力,一梳头就是小半日这种把戏玩的贼溜。桓温出于野心,当然希望争取到谢氏的支持,当局者迷的他光顾着拉拢谢安,却忽略了被利用的可能。

晋兴宁元年(363年)桓温进位大司马,以王坦之为长史、郗超为参军、王珣(王导之孙)为主簿(时年十四岁),谢玄(谢奕之子)此前与王珣同时被辟为桓温掾属,之后转任桓豁麾下,而郗超与谢安、谢玄叔侄关系恶劣,相互深恨之。

王、谢这种顶级门阀,真要铁了心投靠桓温,郗超也就可以靠边站了,好不容易被桓温重用,自然护食一样生怕地位被取代。晋升平五年(361年)桓温再次准备北伐,谢安借着谢万病逝以奔丧为名离开桓温,朝廷很快就任他为吴兴太守,之后就进位侍中,又升任吏部尚书、中护军,令谢氏重回到权力中心。

直到晋太和四年(369年)出兵,数年时间里桓温多次准备北伐,都遭到来自建康的阻挠,按下葫芦浮起瓢,没完没了的内耗。

这就便宜了释道安所暗中效力的秦国,连发现端倪的习凿齿都故作不知,反而为其与谢安接通关系。因为此时的桓温已获加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又驻兵姑孰,建康近在咫尺。经过郗超伪造书信之举后,京口的流民帅军队也被桓温纳入麾下,和姑孰一东一西对建康施压。这时候要是再拒绝桓温的北伐之请,不怕他直接引军进逼建康吗?毕竟桓温早干过这种事,只能答应让他出兵。

此前,桓温第二次北伐收复洛阳(356年),虽然不久便撤兵南回,司隶、豫州、青州、兖州等地也再次失陷,但他个人的威望却得到提升。而且桓温之所以没能保有北伐成果,并非军队战力不济,更多是出于政治考量,担心长期出兵在外,朝中反对势力趁机发难。

燕国在中原地区的统治谈不上稳固,桓温的用兵风格又很谨慎,第三次北伐看起来胜算极高,这恰恰是建康朝廷中大部分人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释道安在向建康传递北方态势的同时,也不断从希望桓温北伐失败的东晋众臣那里获得情报,他们以为这些情报会流向邺城,却没想到是去往长安。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