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启华。

国立大学电气系教授,副主任。

一零年代留学米立坚,学习电气知识。

并取得博士学位。

之后在米立坚电机制造厂,电站建设公司,电气公司,无线电公司等一系列公司,从事本专业或贴近本专业工作。

并与二十年代末回国,任职金陵国府无线电管理处副处长。

并兼任学术建设委员会,电气事业指导委员。

于前年卸任所有职务,进入国立大学电气系担任教授副主任。

培养电气方面人才。

而这次蔡启华来山城,正是杨畅卿专门写信,让人送去国立大学,邀请对方来帮忙扩建川省电报局。

这次随蔡启华一块来的,还有七八位他培养的学生。

这是在朝天门码头等候的时候,刘世墨从杨伯伯口中,了解到的关于蔡先生的资料。

虽然没提蔡先生的具体建树。

但丰富的履历,博士学位以及指导委员、大学教授这种身份,足可见蔡先生的学识渊博。

毕竟这个年代的教授,那是真正的教授。

而有了这样电气知识门清的大专家帮忙,在有系统提供资料的情况下,把雷达搞出来,完全不是问题!

想想就激动。

只是在杨畅卿面前,刘世墨尽量让自己表现的平淡一些。

要知道明面的理由,不过是为了扩建川省电报局。

他刘大公子虽然一心干事业,但也不至于为电报局扩建这点事,激动落泪。

“杨伯伯,蔡先生怎么从国府辞任了?”

“以他的学识履历,正是国家建设急需的人才呀。”

刘世墨面带好奇的问道。

不过内心里其实有大概的猜测。

民国官场乌烟瘴气,像这种一心搞学术的,哪里能受不了其中的滋味?

回归校园教书育人,就成了必然的归宿。

这也是这个年代,最常见的文人学者风骨。

果然,就见杨畅卿嘴角一挑,带着苦笑颇有感触的说道:“官场倾轧,学术建设委员会也不例外,凡事都是先看利益,不是他这种满脑子学术理想的人能应付的。”

“看不惯,又管不了,索性就眼不见为净。”

“哦,那可真是国府损失。”

刘世墨附和着,心里愈发有了底。

川省有自己在,足可以保证蔡启华专心搞学术研究。

到时候用心挽留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