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果不看孟浩然的诗,可能你不会喜欢他。

你会觉得,孟浩然为人做事抓不住重点,牢骚满腹,不合时宜,还一直很任性,难怪一生官运不济。照他的个性,最适合他的生活,就只能是隐居。

真是糟蹋了开元盛世。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还和别人一起隐居在鹿门山。鹿门山位于襄阳市襄州区城东南15公里的东津镇境内,据县志载:“汉建武中帝与习郁俱梦见苏岭山神。命郁立祠于山上,刻二石鹿夹道口,百姓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

隐居中,孟浩然两耳不闻外事,一心苦读诗书。弱冠之年后,孟浩然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各地,广交八方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开元十二年(724年),因唐玄宗在洛阳,便前往洛阳求仕,三年一无所获。

开元十四年(726年)夏秋间,孟浩然在扬州一带游历,结识了同样在游历的诗仙李白。

开元十五年(727年),孟浩然第一赶赴长安进行科举考试。开元十六年(728年)初春,孟浩然在长安作《长安早春》诗,抒发渴望及第的心情,当年孟浩然三十九岁。结果,在当年的科举考试中,孟浩然落第了。

孟浩然力求一鸣惊人,应试前还先做了开拓工作,曾给当时的丞相张说写过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以求引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重点在后四句,他在委婉地求官:我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国家,却无用武之地,只能看到你们施展身手大有作为,我白白地羡慕你们哟。前四句通过水墨画式的大笔渲染,将八百里洞庭的壮观景象跃然纸上,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使本篇成了一首着名的山水诗。

张说学富五车,也十分爱惜人才,收到这首诗一瞅,就明白孟浩然的心思。要讲孟浩然的水平当进士是满够格的,无奈文曲星不眷顾。

应进士举考试不第后,孟浩然仍留在长安献赋以求赏识,他曾经在朝廷里的最高学府太学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都非常欣赏他。

当时的盛况是这样的——

唐,开元年间,帝都长安。

一阵急促的秋雨过后,夜空澄澈,新月初升。

太学里灯火通明,一场即景赋诗的联句赛诗会即将开始。

来者都是雅擅文墨的朝廷官员,放眼望去,不乏诸多已诗坛赫赫有名之辈。

比如,十九岁便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打动玉真公主、一举登科的太乐丞王维;

神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致力扫除六朝绮靡诗风的中书舍人张九龄;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的老前辈、制举策论曾为天下第一的中书令张说;

还有凭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争锋边塞一哥的校书郎王昌龄;

……

其他到场的还有尚书侍郎裴胐、吏部员外郎卢僎、校书郎刘昚虚等。

很快,条桌接龙,长卷铺就,好戏开场。

吏部员外郎卢僎第一个拽步出席,拱手行礼:“鄙人斗胆开场,文辞浅陋,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语罢,行至案前,提笔落墨:“雨露将天泽,文章播国风。”

接下来是校书郎刘昚虚:“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

多轮过后,王昌龄登场赋诗:“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

紧接着,老前辈张说出场了:“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

要不说是前辈呢,借景抒情,高啊!

张说题完,却不着急落座,而是转身望向与自己座次相邻的男子,微微点头,示意其登场一试。

大家这才发现,该男子似非官场同僚,十分面生。

与张说四目相对后,此人缓步出席,一袭白衫,身材颀长。

众人观之,心中俱是一震:好个骨貌淑清,风神散朗之人!不知是何方雅士。

此人并未走向案前长卷,而是径入庭院,驻足于一株粗大的梧桐树下。

此时,天边正缀着几缕薄云,残留在树稍的雨水不断汇聚、下坠、滴落,断续敲打在梧桐叶上……

片刻,男子淡然一笑,语音清旷:“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一联既出,举座震惊。

良久,张九龄率先掷笔:“我大唐擅诗赋者众,然未见清幽冲淡至如此者,九龄甘拜下风!”

说完,望向王维。

王维凝眉良久,长叹一声:“清绝至此,维亦不复为继也!”

王维语罢,起身奔向庭院,对男子拱手施礼:“敢问兄台高姓大名?幸然得识,相见恨晚也!”

男子后退一步,抽身还礼:“承蒙阁下谬爱,在下襄阳布衣,孟浩然。”

王维和孟浩然的友谊从此开始,直至两人均以田园诗名声大振,人称“王孟”。

纵观唐朝历史,科举落榜生的名单里,总是有一众后世大名鼎鼎的诗人。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孟浩然,他是一位临场发挥极差的考生:笔试和面试都考砸。

面试,在唐代科举考试中叫“干谒”。这是唐朝的一种风气,文人可以向有影响力的大人物送上作品,接受他们的问询和考察,博取好感。

曾经有过干谒很成功的诗人,比如李贺接受韩愈的面试,读了其代表作《雁门太守行》,声色壮丽叫韩愈拍手称好,收了李贺做学生。

但是孟浩然就是反例了。他的机遇非常好,遇到的面试官是当朝一把手——唐玄宗,但是孟浩然同学给皇帝读了一首牢骚诗。

真是要了亲命了。

《新唐书》是这样记载的:

多次落第后的孟浩然郁郁寡欢,此时王维正在宫中太乐署任职,于是便邀请他入宫作客,以尽地主之谊,也帮他散散心。

虽然这里是皇宫禁地,外人不得随意入内,但王维在宫中认识人很广泛,经常结识皇亲贵族,高官公卿,带个人进去还是没有问题的。

两人正在饮酒作诗,不亦乐乎。突然听见外面一声喊,“皇上御驾到——”,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少来太乐署的皇帝,今天破天荒地进来了。王维吓得直哆嗦,匆忙之间,让孟浩然躲进了床底。

唐玄宗进来后,自然看到成双的酒杯在桌子,也见到了王维的慌张神情。跪在地下的王维见瞒不住了,更不敢欺君罔上,赶忙禀报实情。

唐玄宗却很高兴:“我听说过这个人很有才学,却没见过,怕什么呀?还要躲藏起来!”接着吆喝孟浩然赶快出来。

唐玄宗询问孟浩然的诗作,不知道什么原因,也可能是紧张过度了吧,孟浩然脑瓜好像霎时短了路,施礼后张嘴就背诵: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