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水下文化遗存出露海床或河床一定高度,并且有规律分布一定面积。那么,我们可以采用侧扫声呐和多波束声呐设备。

“众所周知,在2023年五月的时候,国家文物局发布官宣,我国首次在南海深海发现一号、二号古代大型沉船遗址,文物数量很大,保存也较为完好,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非比寻常。一、二号沉船的年代,分别是在明代弘治年间,和正德年间。在探摸过程中,水下考古工作者们,运用了我国科学院自主研发的潜载测深侧扫声呐,获取了沉船区域水下全局分布图。朋友们请看图片。

“我们先说说侧扫声呐设备。使用侧扫声呐时,我们会先向测量船航向的垂直方向一侧或两侧,周期性地发射一个短声波脉冲。要注意,短声波脉冲的水平开角很小,垂直开角很大。当短声波脉冲到达海底后,会根据海底距换能器的远近,被不断反射,并按反射信号的强弱程度,以不同灰度大小的点记录在案。这么一来,我们就可以借此观察出海底地貌的变化,推测那里有没有突出于海床表面的遗物和遗迹。在使用侧扫声呐的同时,我们也配套使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识别系统,来分析海底目标的大小、形状和深度。应该说,侧扫声呐的原理很简单,但它的使用还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凭借侧扫声呐只能观察海底地貌的变化,但如果我们想要确认疑点,进行详细探测,还得靠人工,也就是水下考古队员潜水探摸。

“那么,什么是多波束声呐设备呢?图片中所展示的,是在2014年秋天的大连黑岛海域传回来的‘经远舰残骸多波束声呐影像’。朋友们可以看到,影像还是有一定的识别度,这是因为经远舰的一部分暴露在海床之上。

“从理论上说,多波束声呐设备,能一次性给出与航线垂直的平面内几十个到上百个海底被测点的水深值,进而形成一定宽度的全覆盖的水深条带。所以,比起侧扫声呐,多波束声呐更能反映出海底地形的细微起伏。总的来说,多波束测深系统,具有测量范围广、测量速度快、精密度高、记录数字化和实时自动绘图的优点,它能把测深技术从原先的点、线扩展到面,并进行立体测深和自动成图,高效优质地完成海底测量工作。现如今,多波束声呐设备,已经能出色完成海底地形探测。在水下调查中,这种设备被广泛运用于探测突出海床较高、体型较大的遗物堆积、船体残骸,以及探测海底地形,了解其地形地貌、水深等数据,为水下考古队员的进一步潜水探摸,提供资料和依据。当然,和侧扫声呐一样,多波束声呐设备也有局限性。那就是分辨率还不够大,很难清晰地呈现小的文化遗物、船体残骸的特征。

“说到这里,我们有一个问题。如果水下遗存被埋藏于海床表面之下,侧扫声呐和多波束声呐可能就会失效,那么我们又会运用什么硬核设备,来完成物探工作呢?请看《超仁水下课堂》第三十四期。我们下期再见。”

按下手机录像功能,郭超仁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第三十三期微课总算录好了。不容易啊!

昨晚贪吃麻辣小龙虾,半夜唇角舌燥没管它,早上起来对镜一看才发现,嘴唇红如熟虾,肿如腊肠……

在心里痛骂了自己一顿,郭超仁不得不把录课时间往晚上移。

看着窗外闪烁的霓虹灯,郭超仁瞄了眼手机,确定当前时间为晚九点,忙急匆匆地背上背包,关门下楼。

走出“上海水下考古研究所”【注1】,郭超仁正要拿耳塞,忽然被一个长发女生拦住了去路。

“嗨喽,超仁哥哥。”

郭超仁抬眼看了她一眼,借着街道上亮堂的灯光,修长的凤眼、挺直的鼻梁,与那殷红的薄唇,一丝不漏地摄入他的眼底。

她?居然是她?

郭超仁脸垮了垮:“您有什么事吗?”

她认识他,并不奇怪。毕竟,郭超仁在微博上有好几十万粉丝,人长得也不赖——根据老妈的描述和同学的反馈。

但他对此无感。不都是一个鼻子两个孔,一对眼眶嵌眼珠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