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长大?懂事了就是长大。这应该是大多数人们对长大这个词语的理解,所以按照这个理解,周瀚应该可以算是早熟的那一批人。
周瀚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讨人喜欢,让人放心的孩子,他是家长眼中的乖小孩,同学眼中的好班长,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邻居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就算是在陌生的场合也不乏有别人对他称赞。认真,温柔,懂事,负责任是周瀚身上不变的标签。但非常可惜,这一切都是假的。这些标签不过是周瀚为了满足他人意愿的假象。
小时候周瀚和一个他父亲朋友的孩子一起玩闹,有一次那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把它推下了水,他在慌忙之中把那个小朋友也意外拉下了水。很快他们落水的事就被大人们知道,并在短时间内被救了上来。他原以为父亲会关心他,安抚他,但父亲第一句话是质问他怎么回事,他还没来得及说,旁边的小朋友就大哭了起来,所有大人立马围了过去,你一言我一句的安慰,并且那个小朋友为了不被父母责骂就谎称是周瀚一不小心失足并把他拉下水的,父亲根本不听周瀚任何的解释,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也是那次以后年幼的周瀚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爱哭的孩子才会得到父母的爱,只有撒谎的小孩才会有人喜欢。随着年龄的增长周瀚发现这个道理并不全面,最全面的应该是只有成为他们想要你成为的人,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就这样一个名叫周瀚的演员出现在了一个叫家庭,学习,社会的舞台上。周瀚为了扮演好自己不同的角色,他完整且透析的去学习了阿德勒心理学,他将自己的行为用目的解释避免因为经验论导致的扮演失败,将每一个角色作为一个课题分离,避免因为不同的行为导致自己对每一个角色的理解出现误区,至于最后自我接纳的那一步,周瀚对此有全新的理解,他想方设法让自己的优点在班上扩散,再随便玩点手段比如提前找老师商量,让自己顺利成为班长。自己根本没有必要正确审视自己的优点,自己只需要要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就好了吗。人类只要看见了别人的一个优点,那么他就会不停的去寻找其他的优点,并将这些优点不断放大,相反只要看见了缺点也会如此。这个世界上让别人寻找自己优点最好的方法不就只有伪造和比较吗。自己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再不停故意去找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以帮助为名去比较,那么这些标签不就一个又一个的出现了吗。
周瀚活成了每一个人心中他最好的样子,在这个扮演的过程中周瀚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本意是为了记录下每天的事,方便以后的扮演。但在周瀚初中的一次寒假,他准备从头到尾看一遍日记看一下自己有没有扮演出现问题的地方,但看着看着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本日记简直就像是几个人一起写的,不管是字迹还是文风,甚至连叙事风格都不像是一个人能写出来的。周瀚从扮演至今第一次出现了失态,表情管理逐渐失控,他连忙看向了自己以前为了学会各种笑容所买来挂在卧室里的镜子,镜子里的周瀚表情已经不能用奇怪来形容了,他的嘴角上扬但眼神却阴沉,左边脸的肌肉抽搐但右边脸的肌肉却松弛。他连忙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脸,让表情重新归于平静,深吸一口气。然后便开始思考这本日记所反映给自己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自己精神可能出问题了。
在思考了许久之后,周瀚得出了一个结论,自己的面具戴的太久了,戴的太厚了,以至于自己都忘了最初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了,为了避免自己的情况加剧,周瀚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从现在开始无论自己做什么都遵从自己的本心,不再做任何的扮演,周瀚要找回那个最初的自己。带着这样的想法周瀚又过了半年,这半年间周瀚无论做什么决定都遵从自己内心的第一选择,不会让自己戴的面具影响自己的想法,他惊讶的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不但没有变坏反而越来越好,他不禁开始沉思难道真实的自己反而会胜过别人最希望的自己吗?
带着这个疑问又过了半年,周瀚已经能确定了真实的自己确实能胜过别人眼中的自己。在这一刻自己彻底摘下了面具。周瀚在日记中这么写道。
合上了日记本,周瀚露出了轻松的表情,看起来自己已经彻底找回自己了。
就怪了。周瀚其实非常清楚,那些所谓的遵从内心的回答其实也是自己伪造的表现,自己不过是摘下了一个面具之后用另一个面具去回答而已,或许是早就忘了自己本来的样子,也或许是扮演的太久把本来的自己也当作是一个扮演的面具。日记本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是又多了一种自己重新扮演的面具,一个被自己戏称为自己的面具,一个会在别人面前表现脆弱,会在适当时候表现无知的一个自己。
已经不再纠结自己究竟是不是自己了毕竟这样子也还不错,马上就要去新的学校了,没有想到会收到那所学校的通知书,该以哪个自己来迎接新同学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