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跟着六伯走入了城门口。过了关城,前面就是城的西大门,城墙上高高耸立着一座城楼,走过了城门。后面是一座高耸的城墙。

六伯向左转,那里还有一道城门。

六伯说:“这里是合浦县的西月城。这是一种防御工事筑在城墙之外的叫瓮城,筑造在城墙之内的叫月城。”

在穿过这道城门,就真正的进入了合浦城。在城门的附近,还建有一座高大的牌坊,上书“教化坊”三个大字。

城内分四隅十六坊,建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那连州治是在城巽隅,备荒仓也同样是在州治内。

这是从唐代传承下来的礼法制度和修建城池的方法。虽然在内地有所松弛。但是在这远离繁华之地。四周都是土司、蛮人的烟瘴之地还是严格的执行下来了。

进城的人流众多,特别是运粮进城纳粮的民户们。六伯几人也随之进入合浦城的南街内。

青石板街道两旁尽是酒店、客栈、杂货之类的招牌。还多了许多的年轻的女子身着朴素的衣裳在街上提着竹篮子穿梭着,让在海上漂泊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四名护卫看得目不暇接,恨不得跟着那些姑娘走一起。

六伯看着他们表情咳嗽一声。几个人连忙收敛自己的神色。林夕看到其中一名十七八岁的护卫他的脖子和耳朵都有些略微的发红。

到了南街与东街的交汇口,街口搭着一座大市坊,上面写着“恩义坊”三个大字。

在街的对面,还耸立着一座高高的鼓楼,楼高近六丈,站在楼上,可以看到整个城的情况。在他的右侧一段距离还有一座和它一样的高楼那是钟楼。林夕看着这钟鼓楼是赞叹不已,这是专门打更报时,晨钟暮鼓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林夕正在感叹的时候。王铁锤则是被旁边一个布店吸引了注意力。

王铁锤拽着林夕的袖子。把他拽进了旁边一个布店中,店内前面是一个高高的木质柜台。柜台后面的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目的货品。有白色的棉布、麻布。还有各种青色、灰色的布匹和彩色的绸缎,白色的绫罗。

王铁锤在这些布料中挑来挑去,挑出一匹青色。一匹粉红色。还有一批蓝色的布料。

然后王铁锤又在那群布料中流连了一会儿,又从当中挑出了一批正红色的布料。

这时,一个30左左右,脸色有些发黑,颌下狗油胡,穿着布袍的掌柜走过来对王铁锤说:“小娘子。你的眼力真好。这都是我们店刚刚进的松江布。小娘子选好的布匹一共是五两四钱银子。”

王铁锤指着那些布说:“你这价格太高了。在佛山这些布只值二两三钱银子。”

“小娘子,这里是合浦,价格怎么能和佛山一个样子呢?再说你说的那个价格,我连进货都进不来呀。”

林夕和六伯就在旁边看着。王铁锤和店铺的老板在那里讨价还价。

两人是商讨多时,小姑娘手上拿着一匹布,只是要求店铺主人再便宜点。

那店铺主人有些无奈:“唉,鄙人这布已经很便宜了,我也是要进价的,您这样还价下来,我就没得赚了。”

王铁锤只是微笑道:“店家,再便宜些,我就将它们都买下了。”

那店铺主人已经是口干舌燥,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好吧,看您也是真喜欢这样的布料。一回生,两回熟。下次你还要照顾顾小店生意,这次布就再便宜一分银吧”

小姑娘微笑道:“多谢了。”

王铁锤从衣袋里摸出银钱来,十分仔细的数了,将银钱交给店家后,店家拿出一个小秤称量小姑娘掏出碎银,双方结账后。

王铁锤高兴地抱着布匹走出了布店。在六伯和林夕的劝说下小姑娘才把手里的布匹交给了护卫。

七人出了布店随顺着街道向前走。他们来到城东南处的连州衙面前。

这连州衙门是永乐年间重修的,天长日久,加上古时官不修衙的习俗,此时看上去已颇为沉旧。州衙的前面有一块广场平地,上面的青石地板也是磨损出一块块的坑洼印记。

此时广场上挤满了前来纳银的民众,穿着皂衣的差役提着水火棍在州衙面前来回巡走着,另有一些壮汉拿着刀枪站在不远处巡视是府衙的壮班。

民间称为三班衙役,即“隶卒”又称“皂卒”,泛指各级衙门里的各类勤杂人员,衙役根本没有官方身份,只属于为衙门服役性质。

由于他们掌握着很大的基层执行权力。开始的时候是由民户服役。后来就逐渐转变为父子相承或者兄弟相继。所以才有了那句话。哪管你官清如水奈何吏滑如油。

这些人负责衙门的站堂、缉捕、拘提、催差。三班,即皂、捕快、壮班。各班均有班头,或称头役,统领本班。

衙役也有定额编制。如县衙役定额为:门子2人,皂隶16人,马夫12人,禁卒8人,轿夫与伞扇夫7人,灯夫4人,库卒4人,仓夫4人,民壮50人。

站班皂隶,类似法警,负责跟随长官左右护卫开道,审判时站立大堂两侧,维持纪律,押送罪犯,执行刑讯及笞杖刑,在影视剧中表演出来的那些站在公堂两边的就是他们。

捕班快手,简称捕快,有点类似于的刑事警察,负责传唤被告,证人,侦缉罪犯,搜寻证据。他们是维护成功社会治安以及打击一些江湖人物的主要力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