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放在当代,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就是抑郁了。
当代的女人,恐怕没有一个,会喜欢这样的男人吧?
文化的传承,应当是满满正能量,是柳暗花明,是绝处逢生,是争而向上,而不是传递负能量,让世人一起为你悲伤。
近代有位思想家,讲过一句深富哲理的名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首诗中居然出现“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这样的句子,实在是让我感叹。
这是教导世人都要不劳而获吗?教导世人寄人篱下?靠别人的施舍过日子?
杜大人的诗歌作成以后,首先看到的应该是家里人,妻子儿女。我在想,杜大人总不能传递负能量给儿女吧?依靠他人的接济度日?
昔日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杜大人这首诗,真真令人费解。
修改后: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隐者悠。
自去自来堂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国富民强朝气满,
人生此外更何求?
大体上这首诗的意思没有变,第二句变成了,白天很长的夏天,江边的村子里,隐居在此地的杜甫,悠闲自得。
这样一来,与中间两联就形成紧密的联系,自由自在的燕子,相亲相爱的海鸥,年老的妻子,做钓钩的孩子。
确实很悠闲。
最后两句,应该继承前面的意境,悠闲之后,应该需要正能量。
杜甫不是爱国诗人么?他应该想的,自然应该是国家风调雨顺,人民安享太平,天下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
同时,全国上下都充满朝气,这样的画面,才是爱国诗人的所希望看到的。
有了这样的人生,还有其他可以要求的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