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鳌头矶,方文先正立在一艘槽船船头打量着两岸林立的商铺。按太子的吩咐,方文先此次出来,打算沿着运河一线为宝和号的生意趟个路子,临清是此次南下的第一站。
除了《京报》,宝和号的其他货物方文先也带了不少,甚至还带了两个生铁炉子,由京里雇的两个脚夫一路挑了过来。
槽船在临清钞关北边的渡口靠了岸等待验单纳票,交了税银就可以继续往南。方文先却还要在临清呆上几天,看看能不能找到可以合作的铺子。
上了岸,方文先让脚夫在码头等着,自己先去找人。钞关除了有户部派驻的主事,还有宫里的提举太监,方文先找的就是提举临清钞关太监赖义。
到了钞关门口,方文先找到门房管事递上拜贴,帖子上写的官衔是锦衣卫百户,这是出行前太子专门请了內旨授的传奉官。
管事接过帖子吃了一惊,请方文先在巡栏房稍坐,自己小跑着去了后堂禀告。不一会,就见管事带着一个四、五十岁,头戴绉纱帽、身穿麒麟补服的太监急匆匆过来。
别看方文先出京前还没个官身,但宫里太监的消息最是灵通,赖义早就听说方文先之母是太子乳母,若非早逝,那必是下一代的奉圣夫人。
这方文先听说也是太子身边得用的,赖义哪里敢怠慢,内官监的掌印太监前些日子刚被太子用鞭子抽了一顿,现在还在东厂里关着。
两人见过礼,赖义引着方文先去了后堂。二人落座后,方文先将来意讲了一遍,并拿出太子的手谕请赖公公过目。
“临清乃是南北货交汇之处,铺子多在外城运河沿岸,东边从前关到南水关,西边广济桥一带都是商铺。大多做粮米、布花、绸缎等大宗营生,粮、布等向北而来,棉花则往南发运。除此之外,还有些铺子做生药和木材生意。至于贵宝号的营生这些商铺是否肯接手咱家也不好说。”赖义将手谕交还给方文先,随后将临清商铺的大致情形介绍了一下。
“在下刚到临清,人地两疏,能否请赖公公介绍一、二商家,牵个线,不管成与不成文先定有重谢!”方文先笑着拱拱手。
“重谢可不敢,咱们都是替陛下和太子分忧,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家在前关街上也认得几个铺子的东家,不如今晚俺叫他们来,给方先生洗尘,顺便商议一番?”
“岂敢让赖公公破费。”
“方先生千万不要客气,咱家平日里也没少给这些商铺帮忙,能叫他们来给方先生洗尘已是给了他们天大的面子。”赖义很是豪气地摆摆了手。
“那恭敬不如从命,此番回京必将赖公公仗义相助之事回禀太子。”方文先投桃报李。
“那咱家可要多谢方先生了。”赖义大喜,区区举手之劳就能在太子跟前露个脸,赖义巴不得方文先多在临清呆几天,最好天天洗个尘。
商议完毕,方文先打算先去街上找个客栈落脚、梳洗。赖义死活不放方文先走,“客栈那等腌臜地方岂能招待方先生这等贵客,方先生且稍等,咱家给你安排。”说罢叫了个长随吩咐了几句。
两人又在后堂聊了片刻,那长随回来凑到赖义耳朵边说了几句。赖义便起身请方文先先行,出了钞关的大门,折向西北,过了两个街巷来到一处僻静的院子。
“这里是本地最大的布商王家的一个别院,隔着墙就是前元的河道,永乐年间太宗爷爷重修运河,这里过的船就少了,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赖义介绍道。
门口立着两个青衣的下人正在恭候贵人下榻,进了门,两进的小院看着甚是清爽干净,屋里面四白落地,家具、铺陈乃至文房清供样样俱全,精细中透着文雅。
方文先父母早逝,平日里过得甚是拮据,自打在太子跟前听差之后才有了稳定的营生,但时日尚浅,无甚积蓄,此次出来太子也只给了四十两银子的路费。看到此处陈设不凡,又在闹市附近,只怕租价不低,心里有点不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