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把泥鳅卖给那些食堂。”

三大妈帮着出谋划策,“还得是红星轧钢厂那样的大单位才行,小单位的食堂也照样没油水。”

李子敬刚吃的街道食堂,切身体会了菜里没有油,“我就是打算卖给轧钢厂那样的单位。”

三大妈手指中院,声音稍微压小了些,“你可以找傻柱帮忙,他在食堂做事。”

李子敬同样小声说道:“不着急。等我抓到了,养活了,我再去找傻柱。”

“泥鳅不能吃死的,要吃新鲜的,死泥鳅煮熟了吃也容易拉肚子。”

三大妈又接着处理剩下的豆角,“还有这种说法?我是没买过泥鳅做菜。”

“乡下都是抓了拿来喂鸡,让鸡多长肉、多下蛋。”

李子敬笑呵呵道:“那是小孩子。大人没空,田里的农活够他们忙的。”

“没错,村里只有不务正业的人才会下河摸鱼。”

三大妈这话,李子敬觉得有被捎带着误伤到,不过也是事实。

62年,农村的劳动力是非常紧缺的,还是那句话,未成年的小孩占了一半的人口。

特别是缺乏农药,缺乏机械,缺乏技术,导致劳动生产率较低。

比如此时此刻田里的黄豆,长了‘豆虫’的话(据说是一种美食),都得靠人工去捉虫子,耗费的人力可以想象。

假如有足够的农药,足够的喷雾器,以及会使用农药的人,就是一喷而过的小事,效率好几十倍的增加。

这样的好事得等到70年代,化工厂开始大量投产了。

小孩子长大了,劳动力充足了,有农药了才能放心的磨洋工;62年,磨洋工可能不只是减产,一个不好田里会绝收。

和三大妈闲聊完毕,李子敬进了中院。

他回来是打算找中院贾家的秦淮茹做一笔小买卖。

捉泥鳅还得是晚上,晚上要有灯火照明,手电筒这么高级的家用电器显然不在他的选项里。

最实惠的办法是燃烧‘松明’,名字很好听,简单讲就是富含油脂的松树木块。

点燃后,可以照亮很大一片区域,而且很耐烧,捉一晚上的泥鳅要不了几斤松明。

京城市区比较难找到松明,郊区还有好些人仍有在使用。

小寡妇秦淮茹的老家是昌平的红星公社,(从公交站牌得知,东营子,往兴寿方向)是典型的山区。

有水泥路有公交班车,交通便利路途不远,很适合李子敬去进货松明。

“秦姐在家么?”(四合院里年轻一辈全是这样喊,何雨水、于莉等女性也如此。原因未知。)

年轻男子的声音有些陌生,老寡妇贾张氏还没走出房门,已经很警惕的问道:“谁呀?”

李子敬在门帘外回话道:“张大妈,是我啊,前院东厢房的李子敬。”

贾张氏和气说道:“外头大太阳的,快进屋了说,屋里凉快些。”

此人是顶级聪明人,除了涉及孙子棒梗、儿媳秦淮茹改嫁这样的大事,平常表现老实本分、人畜无害。

谨守各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利用规矩保护自己的利益。

用各种软言软语哄着秦淮茹,说自己早就该死了,拖累了秦淮茹。

实际上,秦淮茹真想要改嫁的时候,贾张氏连灵堂都能立刻布置好。

一般人哪有这个能耐?

====

每天定时更新:凌晨0.06分、中午12.06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