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主仆二人在小院门口,默默目送苏医师离开后,重新关上了院门。香菱的脸上还带着喜色,但李安心里清楚,真的李安确实没有挺过来。
“李安兄,你放心去吧,既然老天让我重生到你体内,还夺了你的记忆,那我会好好的带着你的那一份活下去的,从现在开始,我就是李安,李安就是我!”
回到房间,李安在房间里发现了一些手抄的书籍。有《春秋》、《诗经》、《九章算术》等等,都保护的很好,微微泛着黄。
可以看出,书的主人一定经常翻阅。随手拿起一本,翻开一看,字体工整,时不时还出现一些标注,显得十分认真。
李安心想,以他的学识,要不是蔡夫人阻挠,恐怕早早就考过州试,成为举人老爷了吧。
…….
是的,此间世界的科举制,比前世提前数百年问世。目前大汉是察举制、征辟制与科举制三种选官制度并行。
前两者基本沿用了恒灵时期的制度,渐渐沦为不入流的手段,只有一些不学无术的世家子弟,才会走这两条路。
后者则是因为刘备出身寒门,在平定天下、治理天下的过程中,深受世家门阀的掣肘,又感寒门报国无路,因此下令时任的丞相—诸葛亮,会同当时的高官、大儒,共同研制出了一套与前世科举制度相类似的选官制度。
此世的科举,由于季汉的开国皇帝与功臣们的成分比较复杂,如:编草鞋的刘备、卖猪肉的张飞、通缉犯关羽、商人麋竺和什么都会一点的诸葛亮等等。因此更加的重视实践知识、轻视理论知识。
同时也不仅仅只考儒家经典。将明经与明算共同列为必考的科目,天文地理、诗词歌赋、刑名兵赋等也都被列为选考科目。
在州试以前,只用考察明经与明算两科;州试以后除了必考科目外,还可以从选考科目中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一科,做为加分项。
与前世“谢绝学问,惟事八股”的科举制度相比,此世的科举无疑更加全面化,培养出的人才也不是只读四书五经的腐儒。
…….
想到这里,李安不由得兴奋的笑出了声,“稳了,都稳了!就凭我前世20多年的学习,小小数学不是易如反掌?加上记忆里对儒家经典的理解,从小背到大的古诗词积累,这把真的稳了!”
兴奋冲昏了李安的头脑。
这时香菱推开房间的门,疑惑的说道:“少爷,什么事情让您笑的这么激动,您都多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正在兴奋状态下的李安,强忍着笑意,放下手中的书扭头说道:“没什么,我想起高兴的事情。”
香菱明显有点疑惑,但还是开口提醒到:“少爷,夫人刚才派人来传话,说家主马上就要到门口了,让我们一起去迎接他们,还送来了几件新衣服。”
李安的心情终于平复下来,伸手接过蜀锦做的衣裳,做工精细,一看就价值不菲,与自己身上穿着的麻衣,有着天壤之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